河南、山東等地幾家紡企反饋,受5月中旬以來鄭棉再次開啟震蕩上漲節奏和人民幣貶值引發進口棉紗報價上調的影響,紡企被迫小幅上調棉紗出廠價200-300元/噸,試探下游織布企業、棉紗貿易商的反應。
東營某5萬錠紗廠表示,5月份以來中低支常規環錠紡紗、OE紗累庫率有所升高,下游沿海地區一些客戶減緩了詢價提貨進度,貨款回收的壓力增大。由于企業原料庫存一直維持在10-15天,隨著內地庫“雙28”新疆機采棉報價上漲至16850-17000元/噸,40S及以下支數棉紗價格幾乎100%產銷倒掛,被迫上調棉紗報價或適當減產。即便漲價也只能采取“小步快走”模式,否則很容易流失客戶。
從調查來看,目前3128B級到廠價與C32中配棉紗的出廠價價差已從前期的7000元/噸下滑至6500元/噸左右,顯然棉紗售價已無法覆蓋成本,紡企處境被動。部分排單至6月初且棉花庫存偏低的企業通過補庫2021/22年度陳棉或貿易商的“特價盤”、地產棉及港口低價外棉等多種方式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不虧損或少虧損。
江蘇某紡企表示,今年人民幣匯率首次破“7”,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棉紗進口成本明顯提高,有利于國產棉紗銷售。如果紗價上調幅度偏大偏快,需求可能又被推回外紗。截止目前,廣東、江浙等市場貿易商普遍偏高的棉紗庫存很可能是“定時炸彈”,一旦紗價回落,貿易商可能率先拋出庫存,加大市場恐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