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喀什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組在英吉沙縣一片300畝棉花試種田進行現場測產,測定畝產達600公斤以上,其中局部畝產達631公斤,為英吉沙縣棉花較高產量紀錄。
托普魯克鄉棉花種植戶金士入憑借多年的種植經驗,已成為種植棉花的行家里手。今年,他試種的300畝“魯豐花861”棉田喜迎豐收,看著白花花的棉花,他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告訴魯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并對“魯豐花861”棉花新品種連連稱贊。
金士入說:“一是因為種子選得好,種植了魯豐861,二是地肥好,所以今年產量好。”
魯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張洪逸說:“‘魯豐花861’為2021年審定的品種,英吉沙縣有十幾個‘魯豐花861’種植戶,通過科學管理,目前已達到了預計產量。喀什地區農業農村局專家選了300畝地進行測產,其中幾畝地達到了631公斤,意味著‘魯豐花861’實驗很成功。”
喀什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朱明慧說:“‘魯豐花861’畝株數大概在14000株-15000株,屬于緊湊型耐密植的棉花株數,幾乎沒有空果枝,畝產可以達到600公斤以上。”
三分靠種植,七分靠管護。該種植戶將北斗導航精量播種、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管理及采收等技術集成運用,種植效益顯著提升,成為了全縣棉花種植戶標桿。
朱明慧說:“除了品種原因以外,種植戶管理各項措施落實也很到位,科學的水肥管理,包括后期化學調控、病蟲害防治等各項措施綜合,從而使棉花達到高產。”
“魯豐花861”新品種在英吉沙縣的成功示范種植,不但賦能種植戶增收,更能為棉花產業發展帶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