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紡織市場數據表現良好。上海集裝箱運價連續四周上漲;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5%;3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根據海關總署統計,3月當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263.9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預期增長20%(以人民幣計同比增長28.9%),環比增速由負轉正。
植棉面積減少 棉花基差承壓下跌
近期市場主要聚焦新棉播種,供應端種植面積減少的利好對棉價仍有支撐,但隨著鄭棉主力突破前高,支撐力度已逐漸變小,疊加內外棉價差低位對國內棉價形成較強壓力,下游消費仍然偏弱以及五一長假前的市場較強的避險心理,多空因素共存下市場謹慎交易,鄭棉預計節前將以震蕩偏弱為主,不會出現大幅波動,成交量繼續收縮。節后市場走向需關注5月美聯儲加息消息以及節日期間的美棉走向。
最近一周,國際現貨市場成交依然低迷,紡織廠在期貨價格高于83美分時停止采購,而且在價格大跌之后也基本上按兵不動,全球棉花貿易商都在等待期貨價格跌回到80美分以下。除此之外,近期穆斯林拉馬丹假期加上排燈節周末也導致一些重要市場不活躍,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另外,中國也將進入“五一”假期,市場交易也趨于不活躍。當周,各產地棉花基差承壓下跌,棉商試圖降價吸引顧客。
紗廠開機率持穩 進口棉紗成交指數小幅回升
據江浙、廣東等地部分棉紗貿易企業反饋,3、4月份我國織布企業/服裝廠等消費終端對印度棉紗的詢價、采購積極性仍僅次與越南紗,尤其40S及以上緊密紡精梳紗、50S/60S高配普梳紗比較受買家的關注;而進口OE紗、32S及以下環錠紡紗的表現則相對冷清。
進口棉紗現貨市場表現相對平靜,局部低價資源出清后成交指數小幅回升,但整體上漲難度大。國產棉紗價格上漲逐漸從棉花至棉紗端傳導,紗廠先行提價后貿易環節跟漲,受南通市場酒店訂單提振,精梳60緊密紡供應依舊緊張,貿易商后續補貨吃力。整體來看棉價的走強利好近期棉紗出貨,但下游對棉紗漲價普遍較難完全接受。
當前各地區紗廠開機率基本持穩,新疆及河南地區的大型紗廠平均開機在85%左右,中小型紗廠在80%左右。江浙、山東、安徽沿江地區的大型紗廠平均開機在80%,中小型紗廠開機在70%。紗廠目前棉花庫存在40-60天左右。
電商客戶青睞現貨面料 家紡訂單依然火爆
上周行情變化不大,外銷訂單依舊不好,內銷現貨詢價找樣比較多,電商客戶越來越青睞現貨面料產品;另外紗線詢價要貨明顯增多,21支及以下漂白氣紡紗線價格有500元左右上浮,同樣漂白10×10、10×7的粗支氣紡紗卡市場、也處于缺貨狀態,排隊時間在10天左右。
近期市場變化不大,總體訂單情況一般,非常規定織品種報價打樣較多,但實際下單率不高,往年翻單品種陸續下單,相比之前數量有所下降,高支高密品種市場緊缺且價格較高。
服裝面料訂單出貨相比之前有所下降,家紡訂單依然火爆,個別品種處于排隊狀態。定織品種目前還是以開發打樣訂單居多,往年翻單品種客人多家報價,價格競爭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