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份以來,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放緩,通貨膨脹居高不下,消費信心下滑。北半球棉花開始上市,棉價再創新高。
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國際棉價振蕩徘徊后,9月末再次大幅飆升,ICE超過100美分/磅,達到2011年11月份以來高點。
“金九銀十”旺季預期落空,棉紗價格松動進一步證實,國內棉價一度振蕩下行;9月末,受中秋外盤大幅拉升,以及新疆籽棉收購價格大幅高開推動,鄭棉快速拉漲,達到2012年5月以來高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9.5%,創2008年9月以來新高;兩者漲幅“剪刀差”擴大,創出有數據記錄以來新高。表明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沒有實質性向終端消費品價格傳導。
新疆棉花加工產能過剩,新棉搶收預期高漲,9月底,新疆部分籽棉開秤價格達到9元/公斤以上,籽棉價格折皮棉成本觸及20000元/噸,達到2011年以來高點。如果繼續盲目抬價,市場風險逐步加大,涉棉企業需謹慎經營。
在能耗“雙控”政策推動下,部分地區紡織廠、印染廠限電減停產企業較多,具體時長與影響有待觀察。企業積極執行地方政策,調整經營計劃,后續接單較為謹慎。減少能耗,淘汰落后產能,促使產業的升級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隨著政策正在加碼穩增長,供需矛盾將得到緩解,預計后續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將進一步回歸合理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