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再傳利空,內外棉順掛又擴大
周一,ICE美棉上漲0.62%,報收73.14美分/磅,鄭棉CF2409合約上漲1.02%,報收14830元/噸,新疆地區棉花到廠價為15719元/噸,較前一日下跌46元/噸,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128B級為15788元/噸,較前一日下跌38元/噸。國際市場方面,棉花實際播種面積公布,實際播種面積超過此前市場預期,截止2024年6月30日當周,美棉種植率為97%,略低于去年同期及五年均值。美棉優良率為50%,較上一周下調6%,但已經高于去年同期。新棉增產預期較強,制約棉價反彈高度。此外,美棉出口數據不佳,棉價總體來看偏弱運行。
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2024/25年度作物實播面積報告,美國2024年棉花實播面積在1167.0萬英畝(遠超市場預期的1080萬英畝),同比增加14.1%。其中陸地棉總面積1148.8萬英畝,同比增幅13.9%;皮馬棉種植面積18.2萬英畝,同比增幅23.8%。部分國際棉商、大中型貿易企業認為,2024/25年度美棉整體實播面積及細絨棉實播面積高于各方預測。某大型棉企業認為,USDA對得州新年度643.0萬英畝的實播面積(同比增幅在15.3%)的預測或存在“矯枉過正”的嫌疑,需要擠一擠水分。從部分棉花企業報價來看,7月1日河南、山東、江蘇等內地庫3129B(斷裂比強度28/29CN/TEX,主體品級31)公重報價集中在15500-15800元/噸,考慮到凈重、公重結算差異,當前1%關稅下內外棉花價格順掛幅度約1100-1600元/噸,較上周擴大約200元/噸,但由于缺少棉花進口配額,再加上出口訂單增長不及預期及溯源單以短單、散單、急單居多,因此棉紡企業采購保稅棉/即期的積極性仍不高。
目前利空情緒基本釋放完畢,棉價呈反彈之勢
昨日國內夜盤棉花和棉紗主力合約上漲0.99%和1.00%。目前利空情緒基本釋放完畢,棉價呈反彈之勢,國內市場方面,鄭棉日內振幅較大,先跌后漲,持倉下降。目前來看,市場對USDA實際播種面積的解讀更多為短期利空出盡,而非該事件本身,宏觀情緒刺激下,鄭棉震蕩走強。
近一周多來鄭棉開啟震蕩反彈節奏,不僅疆內倉儲皮棉基差報價、一口價隨之小幅報漲,這也符合我們上月月底的預判。7月2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4845元/噸,漲180元/噸,漲幅1.23%。
買方市場突出,紡企限產降價出貨“兩手抓”
據山東、河北、湖北等地幾家棉紡企業反饋,雖然6月下旬以來鄭棉震蕩反彈,棉花現貨基差報價、一口價隨之弱勢反彈,但除氣流紡7S-16S棉紗報價相對企穩、波動不大外,普梳紗、精梳紗(含緊密紡、賽絡紡)及滌棉混紡紗(含CVC等)報價延續穩中下跌勢頭,紡企、棉花貿易商挺價信心不足,在明顯的“買方市場”下,看跌看空氣氛仍偏濃。石家莊某中型紗廠表示,由于5月下旬以來JC32-JC60S棉紗詢價/出貨持續減緩,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織布廠/貿易商發貨量較3/4月份下降30-40%,考慮到精梳紗、高支紗累庫率較高,占壓流動資金越來越突出,因此不僅報價下調200-300元/噸,而且加大對老客戶、大客戶的優惠力度,加快降價出貨的節奏。另據了解,6月中旬以來,受棉紗產銷進度下降、高溫天氣到來,再加上紡企連續扛虧經營(紡32S及以下支數棉紗尚未扭虧為盈)、對7-8月份訂單缺乏的擔憂影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中小棉紡織廠限產、減產的現象繼續上升(部分規模以上紡企的開機率也降至6成左右),有些則已開始放“暑假”,時間多在7-10天,等公司群內通知。從調查來看,為了避開與新疆棉紡企業、進口棉紗在C21-C40S及OE紗的競爭,一些內地紡企向差異化棉紗、C50S及以上高支普梳/精梳棉紗及萊賽爾、竹纖維等方向發展,有些企業則改紡混紡紗(如滌棉、粘棉等,含CVC)、化纖紗(粘膠紗、滌紗等),但由于市場需求規模比較小,再加上也已處于飽和狀態,因此轉產、擴產成功的例子并不多。短線看,適度限產、減停產、錯峰生產、“放暑假”或是渡過困難的比較現實、比較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