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8日是儲備棉輪出的第10周,銷售底價12635元/噸,較前周上調160元/噸,輪出日投放數量在連續9周減少后小幅增加,成交均價回落,最高價下降20元/噸,期貨提前退熱,現貨價格企穩。截至7月8日,累計成交118.4萬噸,其中進口棉29.6萬噸,國產棉成交88.8萬噸。本周輪出底價為13053元/噸,比上周大幅上調418元/噸。上周五(7月8日),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3544元/噸,周漲343元/噸,與鄭棉期貨CF1609合約比,貼水461元/噸,周縮小708元/噸,現貨貼水利于倉單注冊和現貨套利。
期貨方面。上周一開始,本輪大漲的菜粕、白糖等明星農副產品集體回調,棉花多頭主力資金似乎又提前得到投放量會小幅增加的信息,擔心孤軍深入空方恐被圍剿,跟隨大部隊撤退,近月合約CF1609上周五報收14005元/噸,周跌365元/噸,成交126470手,減少1026666手,減幅44.8%,持倉105266手,減少857398手,減幅35.3%,臨近交割,倉單限制,資金撤出,成交、持倉雙降。主力CF1701上周五收于14350元/噸,周跌385元/噸,成交5550234手,增加1971744手,增幅55.1%,持倉392722手,減少57614手,增幅12.8%,盤中波動大,獲利機會多,成交量增加,輪出量增加,難有大趨勢,資金不久留,持倉減少。截至7月8日收盤,持倉前20席位,多單170179手,比前周減少35892手,空單194114手,比前周減少36588手,凈空23935手,比前周減少1059手,連續4周減少,部分空頭獲得平倉。套保持倉中,買單2348手,周增加284手,賣套保20793手,周減少8426手,持續減少,部分現貨銷售平倉。截至7月8日注冊倉單1000張,周增加55張,有效預報790張,周減少48張,在期貨大幅升水的情況下,預報倉單減少,反映現貨資源嚴重短缺,輪出投放對期貨價格影響明顯,本周如投放數量持續增加,期貨價格可望仍將下跌。美盤:雖然自身缺少利好,但強勢的鄭棉給予其很好的支撐,維持高位震蕩。主力12月合約上周五收于65.71美分/磅,周漲58點。后期,隨中國棉價下跌的概率很大。
現貨方面。期貨價格回調,現貨價格企穩。現貨市場新棉銷售基本結束,零星報價3128在14500-14800元/噸。國儲棉二次銷售是主體,國儲二次銷售價格正常隨當日成交價漲跌,上漲趨勢結束,囤棉風險加大,庫存棉花促銷力度加大,報價與上日成交價的差價從300-500元/噸,下調到200-300元/噸,通關進口棉以澳棉為主價格在15500-16000元/噸,美棉在15000-15300元/噸。紗廠采購謹慎,部分庫存在1個月左右的紗廠暫停了采購,或減少了補庫的數量,棉紗庫存較小的企業,控制棉紗銷售速度,等待棉紗價格上漲。長絨棉由于庫存較大,消費有限,價格相對穩定,部分企業議價空間減少,137內地提貨價在21500-21800元/噸。
輪出方面。輪出第10周銷售底價12635元/噸,周成交了123477噸,增加16665噸,投放量的增加對抑制成交價的快速上漲效果明顯,周五當日均價已回落到13761元/噸,低于周均價261元/噸,周均價13977元/噸,周漲911元/噸,最高價均價14664元/噸,周漲850元,但最高價14740元/噸比上周下降20元/噸,反映競拍加價趨于理性,累計成交118.4萬噸,其中進口棉29.6萬噸,國產棉88.8萬噸,連續9個交易日100%成交,反映投放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缺口大。針對投放數量不足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正在積極調研,制訂對策,預計本周投放數量會逐步增加,成交價格會逐步回歸。庫存較大的貿易企業風險增加,需要調整銷售策略。截至7月8日累計已有772家企業成功參與競拍,周增加27家。
配棉方面。國儲棉已成為資源主渠道,將成為配棉主體,國儲棉與現貨新棉價差縮小。國儲棉中除少量兵團棉的“三絲”情況較好外,其他棉花“三絲”含量較高,目前澳棉新花已大量到港,與國產同質量棉價差只有500元/噸(凈重),受到部分企業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