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供應方面,拋儲展開,200萬噸拋儲計劃量加上社會庫存應能滿足后續供應,拋儲階段供需整體也可以說是平衡。隨著拋儲的進行,供應增加市場動能不足,價格進入滯脹調整期。從供需階段平衡的角度來看,對應的價格也理應以震蕩為主,結合技術看區間在12000-13500或者10500-13500一帶,看12000重要關口能否跌破對區間再進一步判斷。
2、新棉播種及出苗情況來看,天氣目前尚沒有特別大的炒作空間。
3、期現價差修復后,倉單壓力有一定增加,主力多空此帶有一定膠著,未明顯分出勝負。
一、行情簡要回顧及后期初判
5月3日拋儲展開,市場有效供應將逐漸增加,供需缺口不斷得到補足,棉花(12900,-65.00, -0.50%)市場在沖高后進入調整階段,拋儲期間供需大致平衡,市場整體以震蕩格局呈現可能大。
4月下旬,鄭棉臨2013-2014年交投密集壓力區13000-13500后,伴隨著交易所上調保證金及手續費,再加上棉花拋售展開有效提供供應,市場開始承壓止漲出現回調,5月份延續4月下旬的回調態勢,而至12000支撐處在國內外新作播種偏慢等因素的推動下再度反彈,月底26、27號國儲投放量縮減引發市場擔憂,進而推動市場再探前高關口,但并未突破關口便再度回落,而且且量能上來看,這次高點量仍舊未能超越上次,說明上行動能不足,拐頭再度回到12000-13500震蕩整理區,但在區間回落的過程中亦沒有放量,所以回落空間也整體有限。整體的基本面來看,在拋儲背景下這個階段供需是相對平衡的,漲、跌均會相對有度,整體震蕩局觀,關注12000表現確立震蕩區間在12000-13500還是10500-13500。
從更長時間來看,一方面我國棉花不斷減產,另一方面雖然國儲庫存巨大,但通過拋儲在青黃不接期陸續放量的這種壓力終究相對有限,市場再回前低的可能也在縮減,另外考慮到新年度國際棉花市場恢復性擴種或對市場帶來新壓制,令市場仍受到整體約束,但播種期的天氣因素存利多預期可能會部分抵消掉此壓制,棉花長線來看震蕩或者震蕩性向好呈現為主。
圖1鄭棉指數走勢圖
資料來源:文華財經、方正中期研究院
基本面因素分析如下:
二、基本面分析
1、拋儲階段供需相對平衡
5月3日開始,棉花拋儲展開,從這段時間拍賣的成交量來看均在98%以上,據中國棉花信息網統計,截至5月30日,儲備棉輪出累計成交553439.9184噸,進口棉成交總量:280447.7128噸,成交率:100.00%。國產棉成交總量:272992.2056,成交率:97.25%。
成交價方面,5月3日成交均價12904元/噸,5月10日成交均價12225元/噸,5月17日成交均價12252元/噸,5月23日成交均12362元/噸,5月30日下滑至11897元/噸,呈下滑態勢。成交量高一方面說明目前確實有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供給有效。而成交價走低則說明市場供應增加的情況在逐漸向市場釋放壓力。
在高成交價下的近期的另一個市場變化一度令投資者產生擔憂情緒,5月24日之前市場日投放量3萬噸左右,5月25、26日相繼縮減到2.5、2萬噸,這種高成交量下的投放縮減導致市場對國儲棉花供應產生懷疑,進而對市場構成提振。但本周一開始國儲投放量再度增加至3萬噸,投放量恢復市場懷疑解除,價格再度回歸震蕩均衡格局,與拋儲背景下的供需緊平衡相適應。
整體來看下拋儲背景下的階段供需情況,今年拋儲量不超過但不僅限于200萬噸,具體根據需求來定。按照拋儲量及目前的成交情況來看,200萬噸的量是能夠滿足市場本年度剩余時間的需求的,加上目前120萬噸左右的市場存量,320萬噸左右的總供應量基本可以滿足棉花上市之前的這5個月的需求,所以整體能夠對市場有效提供供應,這個階段市場供需整體屬于相對平衡狀態,期價也理應相對平衡,在一定的區間內上下震蕩為主。
2.內外新作播種情況
美棉生長情況,美國農業部5月16日發布的生長報告顯示,截止到5月23日,美棉播種進度為46%,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低于5年同期均值54%。不排除后續此方面存在些許炒作空間。部分抵消美棉新作擴增的預期,2016/17年度美棉播種面積為956萬英畝,較2015/16年度增加11.4%。進而制約下行空間。
國內方面,新疆及黃河流域棉區播種工作基本結束,長江流域移栽結束。新作種植面積下滑基本成定局,市場已經有充分預期,對市場有整體支撐,但推動不足。今年我國棉花播種面積4261萬英畝,較去年減少9%,減幅較上月擴大一個百分點,主要因內地減幅高于預期所致,而新疆減幅稍稍不及預期。23日后新疆大部分地區放晴,氣溫回升,棉花生長提速,北疆氣溫仍偏低,土壤過濕情況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維持,有利立枯病的發生發展,也因此對前期市場尤其有一定支撐作用,但整體看立枯病并不比往年嚴重,且農業部門一直在抗災救災,隨著氣溫的回升,補種或重播積極,對市場影響不過度看待,此方面炒作空間仍有待觀察,階段內市場更關注拋儲對市場的影響。
3、我國進口逐漸減弱 外圍市場動能不足
隨著國內棉花價格的回落,內外棉價差基本對接,截止6月2日,國內棉花3128B級價格12616元/噸,進口棉1%關稅內價格12111元/噸,滑準稅價格14164元/噸,關稅外棉花進口尚不占優勢,1關稅棉花進口稍有優勢,但受配額限制,進口數量整體有限。
再來看內外棉紗價格優劣比較。截止6月2日,進口棉紗C32S港口提貨價為19910元/噸,國內32S棉花價格在19435元/噸,國際棉紗價格高于國內進口紗,棉紗進口不具優勢,進口縮減。4月我國棉紗進口16萬噸,同比下降16%。棉花進口7萬噸,較上月的6萬噸有一定放量,主要因國內拋儲尚未進行,供需偏緊態勢下對外棉需求波段放大,但后續國儲拋儲展開,國內整體來講供可足需情況下棉花進口動能整體仍不足。
國內棉花機棉紗進口需求的下滑態勢及預期會制約其他主產國出口。美棉出口情況來看,今年美棉的出口整體并不樂觀。截止5月19日,2015/16年度美棉簽約總量813萬包,同比減少22%。按照美棉歷年后續,今年出口量可能在900萬包左右,基本符合目前美國農業部里對美棉的出口預期,再加上國內拋儲拖累進口需求,后續美棉出口尚不排除不及預期的可能,另外美棉新作種植面積存有擴種預期,播種期天氣炒作沒有特別明顯的苗頭,整體來看國際棉價難有明顯支撐,反過來約束國內棉花市場。
圖2國內與進口棉價差走勢(滑準稅)
圖3國內與進口棉紗價差走勢
圖4我國棉花進口明顯下降
圖5我國紗線進口量下降
資料來源:USDA方正中期研究院整理
4、美報告數據顯示需求尚不足
美國農業部5月11日凌晨發布月度供需報告發布,數據調整顯示市場供需預期狀況。該次報告上調2015/16年度美棉花年末庫存預估為400萬包,高于4月份預估的350萬包,預計2016/17年度美棉花年末庫存為470萬包。此外,預計2016/17年度全球棉花年末庫存為9648萬包,低于2015/16年度的預估1.0284億包,4月份2015/16年度預估為1.0222億包。顯示舊作需求仍不佳推高庫存,但新作供應下滑縮減庫存。整體而言,該份報告不利于舊作及階段市場,但對于新作及整個市場而言仍有整體支撐。
表1美國數據調整如下:
三、技術分析及展望
圖6鄭棉技術分析
從技術來看,棉花在2013-2014年度的交投密集區13500一帶承壓回落,再次上攻但未破前高,且量能配合不足前期,市場再回震蕩格局,關注12000表現確定市場震蕩區間。波段空單暫持有,關注12000表現指引。整體震蕩思路對待,區間內高拋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