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棉出現反彈行情,主力合約收于12990元/噸,上漲155元;而國內3128棉均價(B 指數)報價14151元/ 噸,下跌67元。在國際市場,ICE 期棉繼續上漲,主力合約收 69.10 美分 / 磅,漲幅達 2.74%。主港進口棉到港均價(M 指數)75.62美分 / 磅,較4月22日漲0.48美分/磅,折1% 關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3159元/噸,折滑準稅進口成本(不含港雜費)13993元/噸。
在棉紗市場,期貨價格上漲,現貨價格卻保持穩定。近期,紡企開機率小幅下調,企業在原料價格較低時逢低買入,但新接訂單稀少,市場彌漫著濃厚的觀望氛圍,各方對后市預期普遍偏悲觀。實際上,棉紗市場近期一直保持平穩態勢,紡企新增訂單情況不佳,部分小型紡企甚至開始限產,下游市場同樣處于觀望狀態。坯布市場也依舊疲軟,紡企訂單沒有明顯改善跡象,生產經營壓力巨大,部分紡企出貨意愿強烈。
這種市場現狀與近期的國際貿易形勢緊密相關。自 3 月以來,美國政府不斷加碼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 “對等關稅”,稅率最高達245%。對此,中方依法進行反制,將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提高至 125%,并明確表示,鑒于當前關稅水平,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若美方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再理會。美國這一關稅政策嚴重抑制了雙邊貿易,短期內不可避免地對我國棉紡織品出口造成沖擊,許多加工貿易企業深受影響
然而,從海關總署數據來看,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在一季度卻呈現出同比增長的態勢。2025 年3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達2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其中紡織品出口120.5億美元,同比增長16.1%;服裝出口113.5億美元,同比增長 8.8%。2025年1 - 3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 662.8 億美元,同比增長1%,其中紡織品出口332.7億美元,同比增長 4%,服裝出口330.1億美元,同比下降1.9%。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政策預期因素,一季度企業紛紛搶出口,從而推動紡織品出口實現較大增幅 。
綜合來看,當前棉花及相關產業市場受到國際貿易政策、市場供需關系等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鄭棉和 ICE 期棉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受宏觀市場情緒帶動,但棉紗市場的低迷反映出下游需求的不足。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沖擊與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未來市場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各方需持續關注政策變化和市場動態,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