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住疆全國政協委員聚焦推進新疆“十大產業集群”發展鼓與呼,助推新疆高質量發展。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梁勇委員說,在國家棉花目標價格政策的引導下,新疆棉花產業保持了穩定發展態勢,棉花品質也越來越好,位居世界前列。現階段,中國新疆棉約占全球總產量的22%,中國紡織服裝產業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處于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的關鍵期。
“今年,我從兩個方面帶來了建議,助力新疆棉花產業發展。”梁勇說,在供給端,針對我國棉花現狀,建議落實和完善棉花目標價格政策、開展促消費活動、支持新疆紡織業發展,穩定產業基礎。在消費端,建議將棉制品納入消費補貼,開展品牌建設、打造推廣平臺、完善質量監管體系,激活消費市場。
近年來,新疆不斷加快“追風逐日”的腳步,出臺各類政策舉措,推進風電、太陽能、抽水蓄能、儲能、氫能產業發展,新型電力系統組網加速建設。楊杰委員建議,大力支持新疆疆電外送通道高質量規模化開發建設,將疆電外送工程優先納入國家電力規劃,圍繞天山北麓戈壁、塔克拉瑪干沙漠、庫木塔格沙漠,再布局建設一批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為新疆打造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提供有力支撐。
孟慶才委員說,新疆是世界能源和金屬礦產富集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礦產資源接替區,具有礦種齊全、分布廣、配套程度高、部分礦種資源儲量大、質量好等特點。
“自治區黨委提出建設‘十大產業集群’,明確以煤炭為基礎、油氣為關鍵、新能源為方向,全面推進新時代國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設。”孟慶才說,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推動礦業轉型升級和產業鏈的延伸與優化,為國家能源安全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他建議,在增強戰略性大宗礦產供應的同時,聚焦優勢與緊缺礦產,加速勘查開發。鼓勵企業參與找礦,打造優質儲備基地,積極“走出去”參與中亞等地礦業開發。還要扶優扶強本地大型礦山企業,發揮技術優勢,推動綠色礦業發展。
此外,委員們還聚焦糧食和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現代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等提出了提案和建議。如,提高新疆糧食產業轉化效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活化、推動中歐(中亞)班列高質量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