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價格回顧
截至5月31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5270元/噸,較前周下跌275元/噸,跌幅1.8%;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16348元/噸,較前周下跌98元/噸,跌幅0.6%。
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76.15美分/磅,較前周下跌4.37美分/磅,跌幅5.4%;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84.07美分/磅,較前周下跌4.01美分/磅,跌幅4.6%。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4492元/噸(按1%關稅計算,不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691元/噸,跌幅4.6%。
國內棉價比國際棉價高1856元/噸,較上周擴大593元/噸。國內C32普梳純棉紗價格22585元/噸,較前周下跌130元/噸,跌幅0.6%。常規外紗價格22580元/噸,較前周持平。
二、國內外棉花市場形勢
從國際棉花市場看,新棉播種情況為全球棉花增產預期提供了支撐。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當周,美國棉花播種率59%,進度快于去年3個百分點;優良率60%,大幅高于去年48%的水平,疊加近期主產區得州的降雨天氣,進一步強化了棉花生長狀況改善的預期。
巴西南部持續強降雨引發市場關注,但對中西部和東北部棉花主產區的影響相對有限,新棉采摘進度略快于去年同期,國際咨詢機構StoneX預測巴西棉花產量為353萬噸,較此前預測產量增加2%。
上周美國棉花出口簽約數據沒有大的變化,在全球新棉增產預期以及外圍商品市場集體走弱的背景下,國際棉價持續承壓運行。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ICE棉花期貨期貨投機多頭持倉數量較此前一周增加305張,投機空頭持倉數量較此前一周增加6896張,空頭持倉增幅明顯大于多頭。
國際棉價在紡織品服裝消費淡季、國際貿易摩擦升級以及國際運費上漲等利空因素影響下難有較好表現。不過,考慮到北半球棉花正在步入重要生長期,各主產國天氣變化需密切關注。
從國內棉花市場看,由于紡織市場需求疲軟,棉價持續走低。5月以來,國內紡織市場淡季特征顯現,企業新增訂單不足,庫存壓力逐步顯現,廣東、江浙等沿海地區織造企業開機率下調,盡管中下旬棉花、棉紗期貨價格有所上漲,但棉紗市場競爭形勢較為嚴峻,棉紗現貨價格跟跌不跟漲。
在新棉種植方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研,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進度較快,出苗率普遍較高,棉苗長勢良好,棉花種植者和棉花加工企業對新疆棉花單產的預期高于去年。近期南疆部分棉區雖遭遇強降雨天氣,但范圍有限,且棉農及時進行了補種,對新棉豐產的預期沒有造成影響。
隨著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放緩擔憂加重,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近期均有所下跌。同時,考慮到國內棉花市場供應寬松,且紡織品服裝消費形勢較為悲觀,預計近期國內棉價或將繼續保持弱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