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潮涌,技術破浪。作為柯橋區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紹興華茂化纖有限公司持續更新迭代生產設備,強化發展“主引擎”,實現供銷兩旺。公司去年實現銷售額30億元,今年企業訂單已經排到5月份。
騰籠換鳥
設備更新腳步不歇
初春的氣溫中還帶著些許寒意,但“華茂化纖”的生產車間內已是熱火朝天。200臺先進的加彈機馬力全開,在陣陣轟鳴中生產出各類滌綸高、低彈網絡絲。每天,公司可以產出800噸化纖產品,運往國內外。
“別看這些設備平平無奇,其實它們大有來頭,都是我們從德國和日本等國家原裝進口而來,先進程度屬世界一流!贝┬性谫即蟮纳a車間內,處處可以感受到一股“新”意,據“華茂化纖”副廠長伍書江介紹,今年公司還要再新增15條先進生產線,總投資4000萬元,預計可以讓公司年產量再新增3萬噸。項目的設備即將陸續到達,預計6月份可以投產。
創立于2002年的“華茂化纖”,主攻方向為高品質的滌綸纖維。為了不斷優化產品品質,企業對于尖端設備的追求刻入了骨髓。每年,“華茂化纖”都會投資2000多萬元,對企業生產線進行改造提升,有時候甚至投入超1億元。“技術在不斷更新,我們的腳步也不能停下,除了‘上新’,還要及時淘汰舊的設備!蔽闀f。在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3條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更新換代,換新后的設備可以為公司再帶來2萬噸的年產增量,增加10%的生產效率,同時還能降低15%的能耗,不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注入動能。
技術攻堅
打入全國第一梯隊
一邊,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另一邊,研發實驗室內靜謐有序。在放滿精密儀器的工作臺上,研發人員熟練地操作著顯微鏡,觀察化纖產品的成分構成。去年,在公司研發團隊的攻堅下,“華茂化纖”成功實現了“95支”超細仿棉的生產,設備、工藝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目前,這項技術正在申請專利。
“‘95支’是什么概念?1克棉花能夠做成40根長度為1米的紗,就是‘40支’。一般市面上最常見的仿棉,就是‘32支’和‘40支’,想要提升支數,就需要更加尖端的技術。”公司研發部工作人員孫坤倫介紹。
作為人工面料的一種,仿棉因其吸濕排汗,穿著舒適等特點,正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支數越高的仿棉,擁有更加柔軟、強韌等優點,且產品附加值高,未來市場廣闊。近年來,“華茂化纖”對超細仿棉工藝不斷發起沖擊,提前布局,進一步搶占細分領域市場。目前,公司已具備量產“95支”超細仿棉的能力。去年,“華茂化纖”被認定為全國高新技術企業。
開拓市場
抓實內銷重振外貿
外貿和內銷是企業發展的“兩條腿”!叭A茂化纖”的產品一度曾在土耳其、巴基斯坦和非洲等地熱銷,外貿銷售額占比達到總銷售額的約三分之一。此后受疫情影響,企業外貿市場份額有所下降,公司也將更多重心放在產品內銷上。近年來,隨著外貿市場逐漸復蘇,“華茂化纖”也正在積極籌備,重新馳騁海外市場。
“在派出外貿團隊出國考察的同時,我們積極參與各類展會,除了每年參加柯橋紡博會,我們還會參加上海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等大型展會,不斷拓展獲客渠道!蔽闀榻B。
對于新一年發展,“華茂化纖”已然描繪好了藍圖。錢清街道的積極服務,更是提振了企業沖刺全年開門紅的信心。據悉,得知企業復產后有招工需要,街道辦事處立刻組織了數場招聘會,幫助企業解決用人之急。今年,“華茂化纖”將以穩開門、加速跑的態勢,計劃實現20%的銷售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