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宏觀政策靠前發力,生產需求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市場信心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開局良好。在此背景下,化纖行業生產較快增長,市場價格平穩波動,營收同比增長,利潤好于2023年同期。但下游需求恢復受雨雪天氣拖累,導致化纖庫存逐步累積。此外,受貿易壁壘、地緣沖突等影響,化纖出口量同比有所減少。
一、行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開工高于同期,庫存逐步累積
一季度,化纖行業總體開工負荷高于2023年同期。滌綸直紡長絲方面,1月平均開工負荷約88%,春節期間開工負荷小幅下降,2月平均開工負荷仍在80%以上,3月平均開工負荷提升至91%,一季度平均開工負荷約88%,較2023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滌綸直紡短纖方面,春節以來開工負荷不如2023年同期,一季度平均開工負荷約77%,與2023年同期基本持平。錦綸民用纖維方面,一季度平均開工負荷約83%,較2023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氨綸方面,開工負荷呈上升走勢,一季度平均開工負荷約81%,較2023年同期提升2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1-3月化纖產量1854萬噸,同比增長20.1%。如此高增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23年同期基數較低,隨著基數的提升,增速會逐漸回落,1-3月化纖產量增速已經較1-2月回落了7.58個百分點。
一季度,化纖行業庫存先降后升。春節前,行業庫存延續2023年四季度的下降趨勢;春節后,雨雪天氣導致下游需求恢復偏慢,疊加行業開工負荷不斷回升,化纖主要產品庫存逐漸累積。3月下旬,隨著下游剛需采購量回升,化纖庫存壓力有所緩和。截至4月12日,滌綸POY、滌綸短纖、錦綸、氨綸的平均庫存分別約26天、14天、15天、44天。
(二)化纖市場波動總體平穩
一季度,在OPEC+延續減產、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下,原油價格震蕩走高,3月末已超80美元/桶,漲幅達18.17%。化纖產業鏈成本端支撐較強,但從供需關系來看偏寬松,化纖市場上漲動力不足,總體表現出較強抗跌性,波動相對平穩。
具體來看,聚酯產業鏈中各產品波動較為平穩,滌綸產品價格漲幅好于PTA(表1),其中2月份,滌綸POY、FDY與PTA的價差明顯加大,行業效益有所修復。錦綸產業鏈中各產品價格呈下跌趨勢,其中原料CPL跌幅最為明顯,利潤向錦綸切片及纖維產品轉移。氨綸產業鏈方面,原料PTMEG及氨綸產品價格均呈下跌趨勢,行業效益不及2023年同期,但環比改善。粘膠纖維產業鏈方面,雖然旺季表現不及預期,但在前期訂單的支撐下,短纖產品表現相對較好,價格漲幅相對明顯。
(三)化纖出口量同比有所減少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1-2月化纖主要產品合計出口量同比下降9.18%,較2023年全年增速下降24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滌綸長絲、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出口同比下降明顯,但腈綸、氨綸出口同比增長。其中,滌綸長絲出口下降較多,除春節因素外,還受到貿易壁壘、地緣沖突等影響,主要貿易伙伴中,對印度、土耳其出口量比重走弱較為明顯。同期,化纖進口量同比增加33.5%,但數量僅占化纖產量的0.6%。
(四)終端內銷保持增長,外貿依然承壓
一季度,紡織行業內銷保持恢復性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3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增速較2023年同期下降6.5個百分點。網絡零售渠道增長較好,1-3月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2.1%,增速較2023年同期提升3.5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快報顯示,一季度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65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高于我國貨物貿易整體出口增速0.5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出口320.9億美元,同比上升2.6%;服裝出口338.2億美元,同比增長1.4%。分月來看,1-2月,我國紡織行業對主要出口市場貿易實現穩定增長。其中,我國對東盟出口紡織品服裝75.6美元,同比增長12.3%。特別是對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出口額同比大幅上升42.4%、23.8%和14.7%。隨著消費需求逐步釋放,1-2月,我國對美國和歐盟出口的紡織品服裝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9.3%和14.1%。3月當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全球出口208.2億美元,受2023年同期較高基數影響,同比下降17.2%。
(五)營收同比增長,利潤好于同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化纖行業營業收入1622.07億元,同比增加23.94%(表3);實現利潤總額24.32億元,由2023年同期的虧損轉為盈利;主營業務利潤率為1.5%;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3.67億元,同比減少44.18%;行業虧損面38.27%。
分產品看,滌綸POY 1月效益環比壓縮,2月價格抬升,基本盈利,3月在庫存壓力下價格持續讓利,出現階段性虧損;直紡短纖加工差一季度持續低位,企業多數處于虧損狀態;錦綸POY 1-2月價格抬升,保持微利運行,3月價格雖然下跌,但跌幅不及原料,邊際利潤走高;氨綸一季度價格持續下行,現金流基本靠近盈虧線;粘膠短纖持續虧損,但2月下旬虧損幅度相對較弱。
(六)低基數效應下投資增速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加8.0%,而2023年同期為-5.7%,低基數效應下投資增速回升。從新增產能來看,聚酯長絲產能增長明顯回落,但聚酯瓶片仍處于擴產周期中。
二、2024年行業運行走勢預測
當前我國經濟尚處在溫和復蘇初期,“穩增長”等政策落地將保持較強延續性。專家認為,未來中國經濟景氣度有望進一步回升。在增長內生動能方面,消費將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服務消費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制造業PMI在連續5個月收縮后,3月份升至50.8%,重返擴張區間。產業轉型升級趨勢還在進一步加快,制造業投資增長動力依然較強。在國際環境方面,全球庫存周期進入補庫階段,有利于外需動能增強,疊加上年基數偏低,出口回暖趨勢仍將延續。
但從國際看,發達經濟體本輪加息周期或已結束,但高利率的滯后影響還將持續顯現。2024年還是全球選舉大年,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可能增大。從國內看,經濟大循環也存在堵點,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民間投資增速仍處低位,需求不足與產能過剩的矛盾較為突出。
回到化纖行業,原料端:地緣局勢成為影響原油價格走勢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從而影響化纖市場運行。從化纖產業鏈的產能匹配來看,化纖主要原料,如PTA、CPL新增產能大于纖維的新增產能,因此原料成本相對寬松,將對行業利潤修復有一定貢獻。
供應端:隨著2023年聚酯行業新產能的集中投產,2024年滌綸長絲整體投產速度將放緩,新增產能將更多轉向聚酯瓶片及聚酯切片。而在產能高基數的情況下,企業應加強行業自律,推動行業平穩運行和健康發展。
需求端:內銷市場活力持續,政策提振消費信心,國風國潮、“大健康”“可持續”等消費熱點仍將拓展內需空間。外銷方面,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依然承壓,化纖產品出口仍需培育競爭新優勢。
展望全年,化纖行業運行總體應好于2023年,但仍將受原油市場波動、供需關系博弈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僅從數據指標來看,由于2023年化纖恢復向好,預計2024年各項指標的增速大概率將呈前高后低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