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江浙、山東等地部分棉紡企業反饋,受近幾個交易日鄭棉CF2309合約連續大幅上漲,其中5月28日盤中低點15385元/噸,6月5日早盤高點16885元/噸,短短一周時間,主力上漲1500點,漲幅接近10%,紡紗即期已大面積虧損;棉紗線庫存累庫率仍處“警戒線”以下,資金流相對充足,因此上周末以來,部分紡企棉紗出廠價普遍上調500-1000元/噸(高支紗高配紗漲幅稍大),以緩解原料暴漲帶來的成本壓力。江蘇某中型紗廠表示,一方面棉花期現強勁反彈,導致紡企只能在減停產或大幅上調棉紗價格之間選擇;另一方面棉花價格上漲已超過1000元/噸,按紡企與下游客戶的約定,上調紗價順理成章,采購方大多也表示理解。
從調查來看,鄭棉上周以來暴漲近1500點,使大部分棉紡企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尤其是中小紡企業大多原料隨用隨買、庫存水平比較低,對高棉價難以接受、難以消化,接單、排單也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河南鄭州、山東泰安等地紡企反映,短期沒有原料補庫的打算,采購已陷入停滯,因為如此高的棉花價格,無法順利向下游坯布、服料、服裝等終端傳導,紡企補庫的風險偏大。6月5日,河南、山東等內地庫“雙28”(或單29)新疆機采棉的公重報價已上漲至17500-17700元/噸,較5月底報價整體上漲達到1000-1200元/噸,令用棉企業紛紛感覺無法“招架”,只能減少、暫緩棉花補庫。
某大型棉企業表示,6月份以來,無論基差點價、競價還是鎖基差交易的出貨均明顯下滑,盡管加工企業、貿易商等掛單量比較充足,賣力吆喝,但棉紡織廠并不“買帳”,不僅持幣而沽,而且詢價的熱情也快速降溫,“特價盤”、2021/22年度陳棉的成交也遭遇阻力,整個棉花現貨市場陷入“有價無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