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受供應端和消費數據預期利好影響,國內棉花現貨行情整體處于震蕩向上的走勢。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5月棉價最高在24日的16610元/噸,較月初上漲5.35%,臨近月底,棉價小幅向下。截至30日3128級皮棉價格在16357元/噸,環比上漲3.75%。期貨方面,受國際棉價大跌拖累,鄭棉上漲后又下跌,主力合約30日結算價15535元/噸,較月初下跌0.5%。
5月行情回顧
上旬:新疆繼續優化種植結構,次宜棉區加快退出,新年度植棉面積有所下調,疊加天氣因素影響,引發了市場對新年度供應端的擔憂。減產預期驅動下,鄭棉行情一直穩步上漲,盤面突破近8月來的新高,市場看漲氛圍濃厚。
中旬:由于棉花出苗及生長較為順利,惡劣天氣對我國棉花產量影響較為有限,市場對于天氣炒 作的熱度降溫,加上進入傳統行業淡季,下游需求有所減弱,棉花行情震蕩盤整。
下旬:受USDA2023/24年度棉花供需預測對消費轉好的預期和油價大漲增添看漲情緒,棉花現期貨行情再次上漲,鄭棉期貨回歸16000以上。但由于前期漲勢過快,加上外圍宏觀利空影響加大,ICE期棉連續下跌,國內外棉花行情轉入下行通道。月底宏觀氛圍回暖,ICE期棉止跌上行。國內棉花現貨行情經過小幅回調后行情趨穩。
影響棉花行情上漲的因素 國內植棉面積大幅下降
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5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預測2023/24年度中國棉花種植面積為2872萬畝,較上年度減少128萬畝。同時,由于新年度疆棉播種進度落后,植棉面積下調后,新年度減產擔憂加大,疊加月初北疆區域迎來降溫、降雨或降雪天氣,引發了市場對新年度供應端的擔憂。
USDA供需預測對消費轉好
美國農業部5月首次公布全球2023/24年度棉花供需預估報告,其中中國產量預期明顯減少,同比下降69.7萬噸,降幅10.4%。消費同比增加約22萬噸至816萬噸,消費同比增長2.7%;期末庫存同比下調24萬噸為835萬噸,同比下調2.8%。數據顯示棉花供應減少,消費增加,2023/24年度中國棉花庫存消費比下降6個百分點為102%。美國農業部5月對中國市場棉花供需數據預估表現利好,新年度我國棉花呈現供應量下降,需求量上升的狀況,給市場良好信心。
國際棉價大漲帶動
ICE期棉受國際宏觀層面影響較大,5月行情幾度大漲大跌,最高靠近87美分左右。臨近月末,市場對美債上限談判擔憂疊加出口簽約數據一般,ICE期棉跌至80美分附近。之后美國白宮和共和黨談判代表就提高美國債 務上限、避免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震動的違約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市場悲觀情緒得到緩解,棉價反彈,截至26日,ICE期棉7月合約結算價83.35美分,環比上漲6.4%。
影響棉花行情下跌的因素 行業進入淡季需求支撐不足
棉花大漲之后,受成本支撐,棉紗企業上調價格,但由于下游對高棉價承受力不足,采購下降。月底棉花下跌,棉紗價格隨成本端震蕩下行,企業補庫增加,但由于目前下游市場終端消費不及預期,企業謹慎采購令價格承壓運行。需求端環比走弱,棉紗、織廠庫存仍在持續積累中,預計后期將持續增加,開機方面變化不大,目前維持在六成左右,紡織行業進入淡季終端消費將面臨考驗。
4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為49.3,較3月下降1.5,低于臨界點,行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淡季特征開始顯現。2023年1-4月棉制品出口量為206.56萬噸,同比減少9.84%。出口金額243.04億美元,同比減少9.98%。從出口數據來看,國際消費市場弱勢,今年外貿市場需求不佳。
外圍宏觀風險加大
目前美國債 務談判仍無結果,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恐慌情緒抬頭,加之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宏觀經濟壓力依舊較大。海外近期關注點仍在6月1日到期的美國政府債 務上限和月中旬的美聯儲議息會議,預計對金融和商品市場持續形成利空影響。
后市預測:在當前國內經濟向好、新棉減產、消費向好的預期下,5月棉價總體呈現上漲的態勢。但隨著新棉種植穩定后,天氣因素的干擾逐漸減弱,下游因高溫及傳統淡季影響,紡企開機或將下調。棉花行情波動較大,下游觀望情緒升溫,同時需求步入淡季的趨勢將越發明顯,此番棉價回調后或有回暖,但漲幅有限。預計短期棉價維持震蕩,關注下游需求和宏觀風險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