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格上漲疊加人民幣貶值,成本短期的大幅上升對于化纖企業來說較難承受。
隨著化纖價格持續上漲,后道利潤不斷壓縮且導致虧損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終端生產積極性,目前坯布端處于低開開機率&高庫存狀態,佛山坯布開機自年后一直維持在3成左右,近期更是下降到20%左右,已經達到歷史低位。坯布庫存則偏高,布行補庫意愿疲軟,市場淡季氛圍持續。
而從終端零售數據方面看,在原料成本上升帶動終端價格上漲的背景下,4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銷售額僅為791億元,為三年新低,且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其他各分項零售數據指標均不佳,表明在疫情斷續近3年的情況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終端購買力不足現象將持續。
目前能感受到的是,不僅是國內紡織行業,國外紡織行業同樣面臨較大壓力,不論是疫情帶來的重創還是戰爭緊張局勢帶來的影響,全球紡織品服裝行業受到巨大沖擊,實體銷售以及網絡銷售都迎來“重頭一棒”,目前我國服裝企業數量較往年呈現下降趨勢,部分服裝企業轉移至東南亞國家,中小企業面臨競爭以及風險值較低的風險,行業洗牌速度呈現加快趨勢。短期來看,成本端與下游方面供需矛盾顯現。
綜上,原油作為大宗商品龍頭,受國際形勢等影響,可能持續在高位,化纖受成本帶動,價格上漲,但目前最關鍵的問題在于終端紡織訂單稀少,需求萎縮使得化纖價格漲勢難以向下游傳導,市場形成上強下弱的局面,化纖產品均處于漲跌兩難的境地。終端疲弱態勢對漲價接受程度不佳,下游并無持續追高采購意愿,且因而近期化纖產品的漲價可能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