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棉花期貨價格小幅振蕩,春節后快速走升至高位,3月份棉花市場開啟大幅調整,走勢讓產業人士“大跌眼鏡”,傳統“金三月”變為“陰跌三月”,內外棉期貨價格最大跌幅均在10%以上。
據分析,宏觀利空云集疊加棉花供需寬松、后續訂單不足等原因共同打壓市場,棉花主力合約價格最低跌至14285元/噸,后期市場波動可能加大。
宏觀利空云集,期貨領跌現貨
近年來隨著金融屬性提高,宏觀因素對棉花市場影響放大,3月份以來美債收益率升至高位,原油破位下跌,國際形勢趨緊,巴西、土耳其、俄羅斯三國央行加息,歐洲疫情反彈,蘇伊士運河阻塞,等利空事件云集,棉花期貨價格持續回落。
截至3月29日,“金三”旺季國內棉花期貨價格累計下跌2000元/噸以上,美棉期貨價格累計下跌15美分/磅以上,棉紗期貨價格最大跌幅超過3000元/噸以上。現貨方面,因節前訂單較多,棉紡企業按單交貨,棉紗價格較為抗跌。至3月底,全國3128B皮棉均價15434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6.59%,同比增長18.2%;普梳高配32支純棉紗均價24500元/噸,較上月同期下跌5.77%,同比增長25.79%。
原料持續降價,后續訂單跟進不足
春節前后,在國內經濟提振、疫情緩解后國際市場需求回暖、美國貨幣寬松政策刺激、國際原油價格飆升、資本炒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紡織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至高位,其中2月份棉花、棉紗價格上漲近20%,化纖價格也上漲20%左右。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企業利潤進一步被擠壓,不利于紡織企業開工生產和接單出口。
3月份以來,隨著原料價格觸頂回落,下游接單積極性略有提高。但隨著原料價格回調加速,下游觀望氣氛升溫,后續訂單明顯跟進不足,紗廠維持前期訂單加工,并不斷讓利接單,但收效甚微。下旬棉花觸底反彈,下游詢單氣氛升溫,但實單較少,且壓價較低,因當前利潤較高,部分棉紡企業計劃繼續降價接單,4月份訂單跟進情況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國內棉花供需仍顯寬松,天氣炒作時機未到
當前棉花產業套保度較高,套保資金多為空頭配置,而投機資金多傾向于做多棉花。通過對投資客戶大范圍調研得知,大家普遍認為當前棉花并不稀缺,或者說棉花供需仍顯寬松。從棉花供需平衡表可以看出,當前棉花庫存消費比仍高達99.98%,較2月份預估值提升7個百分點,主因本年度新疆的棉花產量再創新高以及棉花進口增多。
另外據監測,截至3月底,全國棉花商業庫存為507.74萬噸,環比減少3.99%,同比下降6.46%;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為75.3萬噸,環比下降15.55%,同比下降4.15%。雖然國儲棉庫存已降至低位,但工業庫存仍處高位,且棉花技術走勢仍未出現企穩信號,所以投資者對鄭棉多持觀望態度,并等待4月份新疆棉種植旺季到來。
后市波動加大,建議企業做好風險對沖
綜上所述,短期棉花市場仍受宏觀消息影響,其中全球通脹預期升溫,歐美疫情反復,國際形勢不明朗等因素仍將是主要影響因素。然而回歸基本面,疫情后全球紡織服裝消費仍處邊際向好階段,加之4月份棉花種植季即將到來,新疆局地低溫大風天氣及內地糧食收益高導致棉花產量有下降預期,后期隨著供應端擾動加劇,棉花期貨波動或將加大,建議涉棉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對沖風險,建議紡織企業繼續按單生產,嚴格控制產成品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