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江浙等地輕紡市場貿易商反饋,2月中下旬,織布廠、服裝廠等終端對棉紗、坯布、面料采購逐漸回暖,棉花(及滌綸短纖、粘膠短纖、氨綸等)、棉紗、混紡紗大幅上漲引發的成本壓力向下游各環節層層傳遞。
江蘇某進出口企業表示,原料、紗線價格春節后大漲,令企業措手不及,但如果公司大幅上調面料、紡服產品價格,將導致部分客戶流失;反之公司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虧損,因此只能同下游紡服、外貿公司、品牌采購商反復協商,希望每個環節都能承擔一部分原料、紗布價格上漲的壓力。
從調查來看,春節后,山東、江浙、廣東、河南等地棉紡織企業復工率非常高,除了完成前期訂單外,企業開始接3-4月份中短線內銷、外貿單。一方面紡服企業擔心棉花、滌綸短纖等原料繼續劇烈波動,導致棉紗、滌棉紗及坯布等成本大幅調整,生產和排單、利潤都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大部分棉紡織企業紗布庫存仍處于相對低位,在2021全球經濟、貿易、紡服消費反彈的預期下,紡企有適當增加棉紗、坯布庫存的計劃。
近兩日,湖北、河南等地中小棉紡廠表示,隨鄭棉CF2105合約盤面價格從17000元/噸跌至16000元/噸,廣東、江浙等沿海地區織造廠、中間商對棉紗、滌棉紗詢價和采購的情緒有所下滑。有些客戶隨用隨買,壓價幅度從前期的100-200元/噸擴大到400-500元/噸,對高支普梳、精梳紗的壓價力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