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張家港、廣州等地的棉花貿易企業反饋,因12/1月份船期巴西棉、美棉、印度棉、西非棉等報價大幅增加(部分國際棉商、大型貿易商因11月份船貨簽約、成交不理想,船期報價向后延遲1-2個月);再加上自11月中旬以來港口保稅、清關棉花詢價和出貨較9、10月份減緩,因此預計12/1/2月份港口保稅+非保稅棉花庫存將持續上升。
青島某國際棉花貿易企業表示,2020年6-10月份中國累計簽約了70多萬噸2019/20、2020/21年度美棉,其中7-10月份到港了約47萬噸,至少還有23萬噸尚未裝運或在海運途中;而截至目前12/1月船期2019/20年度巴西棉、印度棉中國主港報價數量也很大,港口倉儲庫“入大于出”的趨勢比較明顯,預計截至12月底青島港的棉花庫存總量或回升至22萬噸以上,全國各主港棉花庫存總量或達到35-40萬噸,以美棉、巴西棉、印度棉、西非棉等為主。
為什么近期港口棉花庫存持續增長呢?業內分析主要有如下四個原因:
一是2020年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已基本消耗殆盡,一單200噸的進口合同都需要幾張配額的剩余進口額度湊數;而滑準關稅進口配額不僅屬于給紡織企業“量身訂制”,而且為非國營、加工貿易,棉花貿易企業參與度明顯不足;二是盡管ICE主力合約持續在71-73美分/磅盤整,但巴西棉、美棉等基差卻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調,即使3月合約下破72美分/磅,外棉CNF、CIF報價仍穩中偏強(美金報價);三是清關巴西棉、美棉價格偏高,相較新疆棉幾乎沒有優勢,紡企采購“意興闌珊”。據調查,12月7-8日青島港巴西棉M 1-1/8的凈重報價15300-15400元/噸;美棉31-3 36的報價15300-15400元/噸,而“雙28”新疆內地庫公重報價14950-15100元/噸,新疆棉性價比偏強;四是隨圣誕節訂單收尾,再加上港口集裝箱緊張、海運費大漲及人民幣持續升值、歐美新冠疫情失控等等利空,我國紡服企業接外貿訂單非常謹慎、小心,對高品質外棉需求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