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對罕見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沖擊,中國經濟和產業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棉花產業亦是如此,全球供應寬松、中美貿易爭端持續等等都給新疆棉業,全國的紡織服裝產業蒙上一層陰影,整個供銷產業鏈格局重塑在即。面對百年之未有大變局,如何主動適應新發展變化,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新疆棉花產業實現更高質量、更為安全的發展,是棉花產業迫在眉睫的問題。為使廣大涉棉企業全面了解國內外棉花產業形勢,增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2020’新疆棉花產業發展論壇即將舉辦。
本文圍繞市場各參與主體心態及當前現狀談一談個人的看法,旨在對新年度的市場做一個預判,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談到當下市場的參與主體,心里有多張平衡表飄過,但又明知道無法拿任何一張平衡表的靜態數據來反應動態的事實,今年我們所面臨的變量太多,而且各種變量的彈性也較大,單純從哪個角度講都有失偏頗。
在新舊年度交替之際,我們迎來了多維度的市場考量,軋花廠以供應角度,用棉企業以需求角度,貿易商從基差和市場趨勢角度,投機客則以估值和商品比價和貨幣供應角度來度量,而政府則從貿易平衡角度和保護市場各方利益角度出臺相對共贏的政策。我們分析之前不再多談平衡表,人人心里有本賬,供略大于需是主流,庫存消費比也整體處于中高位置。
我們先來分析軋花廠,貿易商和紡織廠,這三個市場常客,也是最基礎變量,對于棉花來講最終的接受者為紡織廠,是出資方。今年紡織企業的資金狀況,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紡織品的出口和銷售都不是很好,企業在生存邊緣苦熬,而且疫情和貿易戰的影響仍在持續,因此紡織企業大批量存貨的和購買的概率并不大,主要原因為口袋里的資金不寬松,雖然企業也有盼需求復蘇,挺下棉價的意向。
我們再來看不缺錢的金主,我們的貿易商相對于紡織企業來講,資金實力相對雄厚,從目前的貿易商來看,今年多以基差形式采購和銷售,因此今年的基差應該要達到一個精算的程度,資金利息、倉儲、運輸等費用的把控應該是相當精細,否則就很難在市場中立足,單邊做貿易的貿易商數量很少,不構成市場主體。從這個角度講,棉花的波動率可能會因此而降低。
對于軋花廠來講,今年多以賺取合理加工利潤為主的主體。在棉花集中上市的時候多以增加資金使用率為主,很少前期就開始賭市場的,因此心態上很難構成惜售賭市場的情況。
投機客心態,今年分析M2的數據特別多,基本總結下來就是一天進嘴四兩土,白天不夠夜里補,全球很多國家都是以GDP下跌多少,基本就靠M2在彌補多少的節奏,而這些貨幣多以國家信用體系支撐,貨幣如扛不住就會引發通脹,因此現在市場的分歧就在救市力度VS衰退力度,以及通脹力度VS商品需求下跌引發的價格下跌力度,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整體是做多一方略勝利,尤其是在有色和黑色領域,農產品領域以油脂類表現最為亮眼,棉花屬于業績差生。
國家政策層面,目前仍有中美貿易戰為核心的政策來看,美國的制裁名單從中國的大中紡織企業到用棉的涉疆問題,都會引發棉花行業的用棉結構調整問題,并引發局部的供需失衡問題。目前整體表現為美國打壓國內紡織企業出口,以及國內用棉為主,國內相對較為被動,目前基本已經把國內棉花和美棉打到了一個平水的位置,而國內也開啟了內循環和可能的收儲來從需求和供應兩個方面改善這一局面,但解決這一失衡局面還需時日。未來兩個月將迎來美國大選,美國的政策具體怎么變換是未知數。
綜上,從傳統的市場參與主體來看,棉花市場新年度開局可能是一個極其平穩和窄幅波動的品種,而更多的變數來自于資金和政策的博弈,政策直接改變的就是供需,而資金雖然改變的相對慢一些,但直接改變定價基礎和模式,尤其是在這樣多變的年份。以上分析并不能為各位提供太多的市場走勢見解,只愿各位市場參與者做好自己的交易策略,分析好自身的風險承受度,做自己熟知的交易方式,以自身的不變,對外界的多變,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