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ICE棉花期貨繼續窄幅盤整,市場等待推遲至周五發布的美棉出口周報以及可能給中美關系帶來影響的消息。
外電稱,中國通過香港地區安全法可能引起美方的強烈反應,加上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正在執行,近期中美關系可能存在很大變數。中美關系惡化可能會體現在美棉出口周報里,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美棉毀約愈發擔憂。
天氣預報顯示,未來6-10天得州、三角洲和東南地區的氣溫高于常年而降雨量低于常年。截至上周末,美棉播種剛剛完成一半,和過去五年同期持平,但6月1日美國颶風季即將開始,市場在關注中美關系的同時,也對大西洋的熱帶風暴保持高度關注。
美國經濟繼續遭受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周四發布的報告稱,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助的人數又增加了210萬,一季度耐用品銷售下降17%,略高于市場預期。令人費解的是,在30%美國勞動力失業的情況下,道瓊斯指數仍在25000點以上。市場不知道的是,美國經濟最差的時期是否已經到來。
國外人士認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執行、新冠疫情以及香港問題都是棉花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據悉,本周中國進口了3-4船的南美大豆,但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仍令人緊張。
5月28日,在焦慮情緒的影響下,ICE期貨7月合約回落收低。市場亦擔憂中國將改為購買其他國家價格更有競爭力的棉花。分析師認為,中國一直在從巴西采購大量棉花,這對市場利空。荷蘭合作銀行在報告中稱,盡管新冠疫情逐漸趨穩這可能會推動棉花零售銷售在最初階段飆升,但隨著消費者信心降至全球金融危機的水平,封鎖對棉花的影響將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