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5月26日)美國三大主要股指集體上漲,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漲超500點,標普500指數在盤中突破了3000點關口;歐洲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三大主要股市集體收漲,漲幅均在1%及以上;美國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也分別收漲約3.3%和1.8%。雖然美股漲、歐股漲、油價漲,但國內外棉價卻表現一般,ICE美棉7月合約收漲0.62美分/磅,其主要原因卻是美國得克薩斯州降雨量偏低,導致市場對其增產預期下降。夜盤鄭棉則高開后下探至11600元/噸,今日盤面則繼續維持弱勢震蕩。
目前部分國家疫情出現好轉,讓棉紡織上下游企業對棉市回暖充滿期待,但在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及外圍消息提振方面,棉價上行卻表現的力不從心,尤其近期國內外棉花價格出現弱勢回調勢頭。另外需要關注的是,美國部分地區疫情防控限制放松后,是否會再次出現集中爆發。截至美東時間26日16時32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67萬例,累計死亡9.87萬例;單日新增超1.8萬例。還有全球最大產棉國印度棉花消費大減,國內棉商急于將皮棉出口至其他國家,部分印度棉商正利用盧比的疲弱出口更多棉花,后期在集中性賣棉壓力增強情況下,報價或出現持續下調,也將對全球棉價反彈產生較大阻力。
由于下游消費訂單流失,近期部分紡織企業反饋,訂單可持續性再度面臨考驗,前期部分內銷企業尚有少量訂單,但是隨著外貿轉內銷的推進,僧多粥少的矛盾正在激化。在原棉價格低位情況下,不排除紗廠繼續以低價競爭方式爭奪市場,以此或導致紡企利潤不斷壓縮,倒逼企業壓價采購棉花,對皮棉銷售形成不利影響。
因此,棉價在經歷4月份超跌反彈后,宏觀利好對棉價反彈的提振效果在下降,后續棉價走向何方,必將回歸于棉花產業上下游供需格局。因此,下游紡織企業需求能否回升,仍是影響棉市回暖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