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島、張家港、寧波等地棉花貿易反饋,“五一”期間遠月船期、保稅棉美金報價隨ICE寬幅向下調整,不僅一定量的ON-CALL點價合同成交,而且中國買家詢價、簽約比較活躍,“抄底”的跡象明顯;而港口清關外棉報價大多采取“CF2009+基差”;再加上原油期貨暴漲,因此受到ICE下滑的沖擊并不大,內外棉價走勢稍現背離。
5月7日,青島港2019/20年度ME 31-3-36(強力28GPT)、巴西棉M 36(強力28GPT)及印度棉M 1-5/32(強力29GPT)凈重報價分別為12450-12500元/噸、12000-12100元/噸、11500-11600元/噸,除美棉較節前回落50-100元/噸外,印度棉價格競爭力也持續上升。一方面印度因封國導致國內棉花消費及出口停擺,印度棉花現貨與MCX期棉一而再再而三的下挫;另一方面2019/20年度古吉拉特邦S-6不僅產量大幅下降,而且品質、等級因天氣因素無法達到中國企業的要求,買家對印度其它地區、品種的棉花興趣不足。江蘇某貿易商表示,雖然印度棉報價低于巴西棉400-500元/噸,低于美棉800-1000元/噸;低于內地庫3128B新疆棉100-200元/噸,棉企報價較多,但紡織廠仍不很感冒,詢價、看貨不積極。
部分棉花企業反映,“五一”期間港口保稅棉、清關棉的成交、出貨較4月中下旬略現回暖,但整體仍呈“抵港多、入庫多、出庫少”的狀態,港口保稅+非保稅棉庫存繼續緩慢增加。青島某物流公司認為,隨著中國開始大量簽約進口美農產品(含美棉)、國際棉商加大美棉直發、轉港的力度,再加上國內棉花供需矛盾擴大,5/6/7月份中國各棉花主港庫容壓力只增不減,因此催促部分多年合作的棉花企業盡早租賃空閑庫容,以防倉儲費上漲及“貨到地頭死”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