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主導商品價格走勢的過程中,商品基本面主導價格漲跌的作用被削弱,棉價跟隨市場情緒波動出現了寬幅震蕩,近期出現的利好消息讓人們看到了價格回歸價值的一線曙光。
原油走出底部形態。從美原油走勢看,在前期跌破了20美元/桶后,原油價格出現了小幅反彈,目前已經漲至27美元/桶,至于是否走出底部形態,產油大國能否達成減產協議至關重要。當前沙特和俄羅斯關于原油減產的消息仍舊撲朔迷離,雙方的“口水仗”始終沒有停歇,美國介入似乎讓外界看到雙方回到談判桌的可能性在增大。原油期貨走勢印證了這一點,畢竟油比水還便宜的價格是產油國經濟不可能長期承受的。
全球新冠疫情控制成效初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第77期新冠肺炎疫情報告,截至歐洲中部時間4月6日10時(北京時間6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1210956例,較前一日增加77200例。盡管確診人數仍然快速增加,但有關專家預測,隨著歐美國家加大檢測力度,之前積壓的待檢測“堰塞湖”被排除,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數預計很快(一周內)見到拐點,美股及大宗商品在清明期間已經開始了大幅反彈。未來印度及非洲潛在疫情能否控制住至關重要,需要持續關注。
中國疫情在春節期間迎來高峰,大宗商品價格在節后開盤跌至最低點,隨著疫情逐漸緩解,商品價格開始小幅回升。一旦全球疫情出現拐點,商品價格可能會走出底部形態。當然現在的價格底是不是最低點還要看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最終影響有多大。如果疫情對經濟影響持續發酵,那么現在的反彈就是暫時性的,對棉花來說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畢竟紡服出口數據在4至5月份會更差,需求產生的“底”是不是會導致價格跌至最低,還要進一步關注其他因素影響。
商品價格回顧基本面主導層面。經歷這次疫情之后,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有的處于歷史最低位,有的處于歷史底部區間,無論如何商品價格已經遠低于其價值水平,棉花也不例外。筆者在此前文章已做過統計,在2008年和2016年兩次行情觸底過程中,僅有2016年出現了棉價低于生產成本,隨后分別出現了“U型”和“V型”反轉。這一次棉價已經遠低于成本線,并且跌幅大于2016年,這是疫情擴散疊加原油價格下跌產生的共振效應所致,人們情緒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未來隨著全球疫情數量增長趨于緩慢并逐漸得到控制,市場供需基本面真實變化將重新主導棉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