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最近紡織行情怎么樣,市場上已經很難得到肯定的答復了。本以為我們國內的肺炎疫情控制住,整個市場就將慢慢復蘇,可沒想到國外很多國家、城市并沒有抓住我們“抗疫”爭取的時間,各國疫情形勢紛紛急轉直下。來自歐美市場的外貿訂單首當其沖受到影響,不是減少就是取消。
這個行情之下若是有廠訂單火爆,那絕對是個異類的,可市場上還真有那些需要壓卡排隊,甚至需要加錢加急的那種廠。
壓卡10天,加急0.2元/米
“廠里最近活很多,坯布堆得到處都是,廠里不少路都被占用了。并且生產環(huán)節(jié)非常擁擠,生產卡基本都是要10天才能下放到生產車間。如果有客戶等不及,也可以出0.2元/米加急,這樣卡能夠立刻拿下去。”一位染廠業(yè)務員無奈的說道。往常來說只要手中訂單數量夠大,跟染廠討價還價也未嘗不可,但現在這個節(jié)點染廠方面基本寸步不讓。
無獨有偶,另一家印花廠也有相同的情況,目前所有進倉訂單一律需要等待10天,才能安排生產。并且出錢加急也不一定能有多好的效果,因為如果大部分客戶都采取加急的方式,那就很難突出某一家企業(yè)了。
本以為肺炎疫情肆虐、訂單減少、淡季橫行,印染廠應該是一幅“慘淡經營”的樣子,但卻依然存在部分印染廠訂單堪稱火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類染廠訂單“鶴立雞群”的呢?
染費便宜,吸引力巨大
某些印染企業(yè)訂單之所有傲視市場,并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工藝完善、質量完美,而是與他們的染費價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據一家貿易商介紹,他們現在在做的那家染廠訂單就很擁擠,為了趕上交期他們已經出了0.2元/米的加急費。之所以他們寧愿額外出錢也不選擇其他生產較為寬松的染廠,就是因為這家廠的染費價格跟周邊比起來是真的很便宜。
他們目前在做的數量比較大的一個訂單是50*75有光色丁,這款面料目前的染費已經基本在1.5元/米,但是這家染廠目前還只有1.1元/米左右,即使為了交期出錢加急,價格依然還是有優(yōu)勢的,其他面料品種也都類似。眾多選擇這家染廠的貿易商也都是沖著價格來的,畢竟染費多省一毛錢,那么利潤就多了0.1元/米。
壓縮成本,低價競爭
2019年紡織市場行情不佳,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各種面料低價拋售、清倉甩賣的消息。可是今年的市場行情,目前來看肯定是不如去年,無論內貿還是外貿都因為疫情出現大幅下滑。市場訂單有限,但是各地的面料供應商、印染廠、織造廠都眼巴巴的盯著這越來越小的蛋糕。
如何在萎縮的面料市場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各類廠家、企業(yè)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通過降低價格來搶占市場份額。如今市場上出現貿易商選擇訂單擁擠排隊但價格便宜的印染廠,就是在想盡一些辦法壓縮成本,為了就是降低售價,增強競爭力。但是一旦市場上進入低價競爭的狀態(tài),必然會打擊一些研發(fā)、創(chuàng)新性公司的積極性。并且這種成本的壓縮,一定會從印染層面向上游的織造、下游的后整理等各環(huán)節(jié)轉移。最終面料會選擇價格低廉的,加工會選擇工藝簡單的,當然質量是否能夠保證就很難確定了。
目前的印染市場確實出現了部分工廠訂單積壓,超乎往常的擁擠,就連加急加錢這種只會在旺季出現的操作也開始變的常見。但是這種局面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他們都是沖著染費便宜,市場是否會因為各類訂單稀少而進入一種盲目壓縮成本、降低售價,低價競爭的狀態(tài)。現在看來已經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市場上的訂單總量是不變的,最終受傷可能還是所有紡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