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進入9月,各地新花吐絮率不斷提高,棉農采摘量有所增加,但各地開秤情況卻并不理想,內地開秤時間明顯晚于往年,收購量也不大,且在新舊交替時節皮棉行情不漲反跌,而棉籽價格卻高位上漲,市場較往年變化情況較多,具體分析如下:
一、今年新棉開秤時間晚于往年
往年此季節各地軋花廠開秤時間較早、開秤率明顯高于本年度,內地較早時間一般為8月上旬,新棉籽就可以產出交易了,但據了解本年度較早開秤者為河北地區軋花廠,開秤時間為8月下旬,較往年晚近一周至半個月,且收購量零星偏少。截止現在,內地軋花廠整體開秤廠家不足十家,多分布在山東、河北、湖北等地,開秤廠家明顯少于往年,目前收購量較大的軋花廠每日收購10萬斤左右,多數廠家收購量不大,正常開機加工者較少,且是訂單加工,其它廠家多為試軋階段,以試探性收購為主,軋花廠整體入市積極性明顯不高。
二、新棉開秤價格同樣低于往年
據了解,本年度開稱價格為近年來新低,自2012年以來內地新棉開秤價格均在3.00元/斤以上,但本年度內地軋花廠開秤價格卻在3.00元/斤一線徘徊,其中山東地區新籽棉收購價格在2.90-3.00元/斤(衣分38-39%,水分在15%以內),河北地區新籽棉收購價格在2.90-3.05元/斤(衣分39%-40%,水分16-18%),湖北地區新籽棉收購價格在2.90-3.00元/斤(衣分37-39%,水分17-18%)。從開秤到現在部分地區新籽棉收購價格是處于下調狀態,下調幅度在0.05元/斤一線,較低的新棉價格讓棉農心里暫難接受,多數棉農仍有惜售心理,打算觀望待售,而新籽棉水分大,質量較差,軋花廠也不急于收購,更不敢貿然介價收購,因此新棉上市出現了“購銷兩不忙”的狀態。
三、今年新皮棉價格為何不漲反跌?
8月份因中美貿易戰再度升級,紡織業困境難去,紗線行情不佳,紡織廠對皮棉采購量不大,多堅持隨用隨購策略,加之國儲棉持續輪出,不論價格還是質量均較適合紡織廠采購要求,對現貨皮棉形成一定壓力。9月4日國儲棉成交均價折3128價格12959元/噸,其中新疆棉折3128價格13189元/噸,地產棉折3128價格12603元/噸,國儲棉成交價格對現貨皮棉行情也起到一定指引作用,為吸引采購部分地區高位皮棉價格不得已下調。鄭棉期貨欲漲不能,本周雖低位反彈但反彈力度一般,今天上午2001主力合約在12550-12725元/噸一線徘徊,難以給現貨皮棉行情帶來有力支撐,導致內地新皮棉報價持續下跌,其中山東地區三級皮棉在12100-12500元/噸一線,較上周下跌400元/噸一線,河北地區小包三級皮棉出廠報價在11900元/噸一線,大包三級皮棉出廠價在13000元/噸一線,較上周波動100元/噸。因外圍利空因素較多,處于新舊交替階段的新皮棉價格并未因貨少持價,而是以價格下降迎來新季開秤。
四、新年度棉籽價格高位上漲
一般新籽上市后棉籽價格會有所回落,但本年度新棉籽上市后其價格不僅高位運行,還保持了持續上漲態勢,目前山東新棉籽到廠價高達1.33-1.38元/斤一線,新疆質量較好陳棉籽到廠價在1.34-1.41元/斤一線,河北地區新棉籽到廠價在1.30-1.35元/斤一線,河南地區新棉籽到廠價在1.25元/斤一線。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新籽棉開秤價格偏低,但各地新籽棉價格仍難低于2.90元/斤一線,皮棉弱勢下行趨勢明顯,此時高價棉籽成為協調兩方的一桿秤,且棉籽需求明顯好于皮棉,為規避風險廠家對新棉籽提價出貨。
其二,下游棉副產品行情高位運行,部分地區仍處漲勢,對棉籽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其中山東地區三級水洗棉油出廠價在5380-5500元/噸一線,河北地區三級水洗棉油出廠價在5400元/噸一線,河南地區三級水洗棉油出廠價在5400元/噸一線;山東地區46%蛋白棉粕出廠價在3150-3200元/噸,河北地區46%蛋白棉粕出廠價在3250元/噸一線,河南地區46%蛋白棉粕價出廠價在3200元/噸一線;山東地區棉殼(中殼)出廠價在1500-1580元/噸,河北地區中殼出廠價在1500-1550元/噸一線,河南地區中殼出廠價在1600元/噸一線;山東地區質量尚可棉短絨出廠報價在3650-3900元/噸一線,食品級棉短絨出廠價在4000-4400元/噸一線,河北地區食品級棉短絨出廠價在4000-4200元/噸一線,河南地區質量一般棉短絨出廠價在3500元/噸一線。目前外圍多空因素并存,市場仍有進一步調整趨勢,新籽棉大量上市后籽棉、棉籽價格將進一步定位,市場明朗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