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鄭棉主連收盤價走勢圖
據我的農產品網了解,目前下游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基本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低迷,除少數紡企產品銷路較廣、訂單走貨尚可外,大部分紡企訂單稀缺,開機率長時期維持較低水平,大部分規模較小的工廠從6月至今仍未恢復開機。如圖2所示,據我的農產品網統計,截止8月9日,全國主要地區紡企紗線庫存為28.7天,較上周增加0.9天,庫存環比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其中河北、新疆、福建地區紡企紗線庫存折存天數增幅較大,山東、河南、江浙地區庫存均小幅上升。
全國棉花商業庫存逐漸減少,但從協會近幾個月統計的數據來看,庫存降幅同比、環比均收窄,在市場行情的不確定性以及預期偏空的條件下,紡織企業采購愈加謹慎,隨用隨買已成常態。近幾年來,因需求缺口問題,我國棉花進口量維持增長趨勢,筆者認為,雖然國內棉紡產能龐大,但如今已虛有其表,隨著替代品種市場興起、棉紡產業向國外轉移、外貿訂單流失等等,國內棉花消費量已被橫刀闊斧砍掉一大截,從各項數據結合分析,2019年消費量預計下降逾100萬噸,產需缺口將逐漸縮小。
據我的農產品網了解,目前市場上還有一定數量的2017/18年度國產棉,筆者了解到,其中部分資源為前期內地紡企訂購資源,后因行情走弱,工廠資金出現問題,最終未能實際成交。疆內監管庫庫存壓力較大,部分棉企銷售進度相對緩慢,因農發行貸款期限臨近,7月底出現拋貨現象,整體有所成交,但隨后因宏觀形勢惡化,市場又演變為有價無市趨勢,部分企業再次暫停報價。鄭棉主連已換月至CF2001合約,截止8月9日,倉單數量12879張,有效預報1400張,倉單壓力持續存在。因此,整體供應端表現為數量充足、走貨滯緩。
需求低迷已成為市場長期而艱難的問題,原料、成品價格持續走低,大多數產業企業早已處于虧本經營狀態,但因市場交易心理為“買漲不買跌”,因此市場行情每況愈下。立秋節氣已過,紡織服裝行業將迎來換季消費,但8月-2018/19年度最后一個月國產棉市場爛尾或已成定局,2019/20年度籽棉開秤價、籽棉交售進展等已被多數市場人士不看好,市場自我調控能力被削弱,經驗之談已是夸夸其談,急切等待宏觀政策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