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5-10)從山東、河北和河南三地的信息反饋中可以看出,紡織市場行情轉淡的跡象越發明顯了。主要表現在:下游的染廠由上個月的排單繁忙轉為隨到隨投產;坯布廠的訂單數量減弱,并處于調節季節性品種的更換期,小單、打樣居多;紡企的常規品種庫存增加,下單頻率降低;五一節,部分中小企業有安排休假現象,每個產業鏈都展示著淡季來臨帶來的結果。
原料方面:本周起棉花輪出開始,企業參與熱情較高,第一天的成交率達到了100%,競拍時企業加價程度也很高,使用不少業內人士對后市棉花價格的分析猜想也很多。近期滌綸短纖價格一直屬于盤整階段,報價多在8500元/噸上下。而粘膠短纖走勢相對偏弱,整體報價多在12400元/噸上下。
冀魯豫三地的多數紡企普遍反映:最近棉紗出貨速度放緩,價格也多有調整,利潤空間在逐漸縮小。在此狀況下,大型紡紗企業的抗壓能力遠超中型紡企,特別顯現在資金周轉方面。受下游市場訂單短缺影響,紡企大單稀少,小單成本較高,經營狀況不容樂觀。當下,普梳棉紗成交價格多有小幅讓利,精梳棉紗價格稍好,特別是包漂白紗線。本地區的滌棉紗市場表現相對平穩,但價格仍屬利潤低,靠量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