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多來,鄭期又經歷了一輪不大不小的“過山車”行情,不僅部分棉花加工企業、投資機構、棉花貿易商被轉的暈頭轉向,分不清東西南北。一些棉花圈、商品期貨市場摸爬滾打數年的“老司機”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筆者歸納為“一組數據、一個政策、一個消息”一度攪得鄭期這池春水“浪起伏波”,但全球、國內棉花市場基本供需面并沒有變化,2019年北半球棉花春播面積大概率增長,CF1909合約16000元/噸以上鄭期倉單+有效預報迅猛增長(目前主要是內地庫主冊、增倉明顯)及下游紗布消費需求提前走淡、美元偏強等等利空又毫不猶豫的將鄭期打回原地。
但整體來看,鄭期各合約重心逐步上抬,推高現貨及棉花企業底氣與信心的目的已經達到。 那么何為“一組數據、一個政策、一個消息”呢?
“一組數據”指的是3月份我國社融、信貸數據遠超預期,M2增速達到8.6%,創13個月新高,資金不可避免的進入股市、債市、商品期貨市場。4月12日,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9萬億元,高于預期,較前值回升。當月社融規模增量2.86萬億,高于預期,較前值回升。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創下近13個月新高。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5.81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461億美元,各機構、媒體、企業對央行貨幣政策由“穩健”會“寬松”轉向的判斷增多。
“一個政策”指的是4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增發2019年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的公告》,總量為80萬噸且全部為非國營貿易,申請者必須為紡紗設備(自有)5萬錠及以上的棉紡企業。與2018年增發80萬噸滑準關稅進口配額“如出一轍”,都是“紡織專場”。
從道理上來看,肯定會增加2018/19年度棉花供給,沖擊國產棉消費,雖然該利空已提前得到稀釋與消化(傳言已滿天飛了2-3個月,現在終于實錘落地了),但被多頭、資金理解過度為2018/19年度棉花供應有缺口,增發進口配額則2019年儲備棉輪出“暫�!保陆迏^種植面積及天氣情況不樂觀等等,則有些“無厘頭”,反正任何一個原因都促成了4月15日鄭期持倉量、日增倉大幅向上。
“一個消息”是指中美貿易磋商繼續釋放積極樂觀的情緒,距離雙方達成一致已不遠。4月13日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間隙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接近結束”,姆努欽說,兩國旨在結束九個月貿易和關稅戰的談判正取得進展。根據正在討論的協議,美國和中國將各設一個“執行辦公室”來監督協議的遵守情況。對ICE、鄭期盤面的利好刺激作用顯而易見。
從一些機構發布的報告來看,2019年4-9月份國內棉花期現面臨波動幅度加寬風險增大、快進快出的判斷漸成共識。目前“風向標”鄭期多頭主要是投機資金和未套保企業為代表;空頭則以棉花、紡織等產業企業為主。隨種植面積、主產棉區天氣、棉花調控政策、貨幣投放及其它外圍商品等因素的變化,多空雙方將反復爭奪、僵持、角力,鄭期反彈雖然“地基”打的比較扎實,但想一蹴而就直接把空單“打停打趴下”也絕非易事,還需蓄勢等待“厚積薄發”的機會,一旦CF1909合約打開并站穩16000元/噸關口,前方將是一片開闊地,上16500元/噸甚至17000元/噸也不是“想想”那么簡單。
筆者認為如下三點不確定因素雖不能改變國內期現上行方向,但可以限制4-9月份棉價的高度,多空雙方都沒有理由懈�。�
其一、2019年儲備棉輪出或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增發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低等級棉花資源緊缺。從統計來看,2017年、2018年我國儲備棉輪出分別成交322萬噸、251萬噸(2018年增發了80萬噸滑準關稅配額),而截止目前2019年只明確了增發80萬噸滑準關稅進口配額,顯然不能滿足國內用棉企業的實際需要,是通過啟動儲備棉輪出還是二次增發進口配額來解決低品質低等級棉花資源供應問題,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和應變能力;
其二、2019年央行貨幣政策“大水漫灌”的可能性不大,股市、債市、商品期貨市場不具備大漲條件。4月1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措施,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會議指出,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擴大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規模,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針對融資難融資貴主要集中在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問題,要將釋放的增量資金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表明今年貨幣政策的主線就是“結構性”,靈活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甚至會創新出一些政策,來進行精準調控,使貨幣流動到亟需支持的領域。央行貨幣政策僅僅是“微調”而非“轉向”,希望企業部門逐步由穩杠桿變為略微加杠桿,企業部門現金流斷裂的風險將逐步消散;
其三、鄭期持續創紀錄的倉單對棉價反彈是個不大不小的障礙,畢竟隨盤面底部抬升,資源基本被鎖住,如何消化是個問題。據統計,截止4月18日鄭棉倉單18250張(+53張),有效預報倉單4664張,合計折棉花91.7萬噸,距離100萬噸目標越來越近。值得關注的是4月份以來內地庫預報、注冊、生成倉單的新疆棉數量較前期明顯增長。業內分析,隨3/4/5月份新疆棉公路、鐵路運輸持續“發力”(貿易商發運為主,很大一部分批次已套保或套利),內地交割庫或與新疆一樣現“棉滿為患”的情況,鄭期倉單+預報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山東、江浙等地部分棉企表示,CF1905合約15500元/噸以上用棉企業“點價”的熱情不高,倉單很難有效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