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國內,因豐產和機采棉比例增加,新棉上市時間集中且加快,短期供應十分充沛,商業庫存因此大增。下游進入淡季,織廠和布廠開機率已下滑至年度低點。但內外棉價跌至前低,亦屬于歷史偏低水平,棉價低位震蕩以消化利空。
鄭棉期價窄幅波動。國際方面,上周美棉主力價格進一步走低,主要受美元走強、需求信心不足等悲觀情緒的影響。當前美棉簽約數據仍處于近幾年偏低水平,抑制棉價的反彈空間。由于巴西的高產預期使得全球棉花產量仍維持高位,而全球疲軟的需求并未明顯改變,24/25年度全球棉花供需預期仍偏寬松,而且USDA目前還未上調本年度中國棉花的增產幅度,國際棉價后市仍面臨不小的壓力。
國內方面,供應端,國內新棉增產幅度超預期,BCO再度上調新疆棉花產量22.6萬噸至641.2萬噸。當前加工尚未進入尾聲,新棉供應及增產預期持續對盤面形成壓力。
需求端,下游需求呈現回落態勢,紡織企業開工逐漸下滑,對原料逢低剛需采購為主。
整體來看, 當前國內仍處于供強需弱格局,下游訂單仍未出現明顯好轉,短期棉價預計仍將承壓運行。
12月26日,鄭棉主力合約CF2505收于13445元,跌10元,棉紗期貨主力CY2503收于19395元,跌20元。
中信建投期貨報告分析指出,回顧過去十年春節前一個月走勢來看漲多跌少,總體相對平穩。站在全年供應最為充分的時間節點,商業庫存數量體現短期供應壓力,在供需偏緊的年份,節前棉價相對強勢,但高庫存年份與此時間段的漲跌并無明確關系。而下游開機在節前的降負進度則體現著訂單的持續性和產業對未來的預期。就開機來看產業確實面臨一定壓力,但總體可控,開機并未出現超預期下滑。視線回到當前節點,棉價經過之前一個月的又一次探底觸及前低附近,對于供應端的壓力已經有一定釋放,雖然進一步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但繼續大幅下探的空間至少在春節前或也有限,更多要關注節后需求好轉進度。最后要指出的是,雖然過去十年大多數年份都是上漲的,但大多漲幅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