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中旬聚酯工廠陸續開始減產,發展至9月份減產力度進一步加大,因此PTA等聚酯原料和滌絲的價格進入了“跌”的時代。
累庫是本次下跌的爆發點,特別是聚酯工廠減產力度的擴大:起初聚酯減產僅停留在滌綸短纖、聚酯瓶片以及聚酯切片工廠,減產力度僅占總消費量的3%;但伴隨著利潤承壓減產工廠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滌綸長絲也加入減產的行列,這引發市場對PTA供需格局的恐慌情緒。截止到本周初,聚酯工廠減產力度擴大至1.7萬噸,折合PTA消費量達到1.45萬噸。周二國內三大聚酯工廠聯合減產消息充斥市場,該消息再度弱化PTA期現貨價格,現貨價格跌至7500元/噸附近商談。
PTA盈利黃金時期即將結束?
PTA供應量受到三個條件的約束,原料PX、生產利潤和生產意愿。PX方面,近期亞洲地區裝置檢修較多,PX供應減少。國內PTA產量處于高位,對PX的需求增加。國內PX庫存在持續去化,原料(PX)的短缺限制了PTA的供應量,是目前國內PTA供應不能放量的主要影響因素。
當前PTA生產利潤已經不能構成供應的限制因素,主流生產工廠的生產意愿決定了PTA的供應力度。
從PTA裝置計劃檢修的節奏看,主流生產工廠在如期進行檢修,但PTA價格的上漲擠壓了聚酯工廠的生產利潤,導致聚酯工廠的開工意愿降低。下游聚酯開工率的下滑,導致PTA環節雖然存在裝置的檢修,但供需依然處于寬松的狀態。
可以看出PTA產業鏈利潤的扭曲引發下游聚酯行業的抵抗,PTA重回供需平衡狀態,PX和PTA盈利的黃金時期即將結束。
滌絲的盈利意外出現好轉
價格下跌、產銷低迷、庫存上升等利空消息并未阻止滌絲利潤的好轉。隨著上游原料成本面,尤其是PTA的大幅度回落,聚酯廠家其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的壓力,前期偏低的利潤空間倒是愈發的充盈了起來。
截至18日,POY 150D盈利大幅的回升至1320元/噸;DTY 150D產品利潤空間也回升至千元以上,至1020元/噸;此外FDY 150D盈利也大幅走高至970元/噸附近。當然這只是理論利潤,聚酯廠家還要增加各類成本損耗,實際利潤較之略有偏低;但如今聚酯市場的盈利空間確實較之前有所好轉。
整體而言,九月份以來滌絲市場產銷依舊低迷,導致聚酯市場庫存明顯上升,引發聚酯廠家不得不進行大規模檢修降負動作。預計后市下游市場會緩慢進入恢復通道,期待旺季能夠如約而至,同時我們還需要密切關注聚酯原料端的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