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以來,在供給階段性不足的炒作下,國內化工品出現了單邊大幅上漲行情。其中,PTA(4736, -142.00, -2.91%)價格上漲了5.3%,整體走勢明顯弱于其他化工品。那么經過6月的大漲后,7月PTA漲勢能否延續呢?
PX價格下行暫時影響PTA上行
先從成本角度來分析PTA價格,用PX韓國FOB價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17增值稅×1.02進口關稅+200元/噸運費,算出國內廠商進口PX的成本;再用進口PX價格×0.655(PX轉PTA的比例),算出PTA可變成本(人工成本視為固定成本);最后用PTA現貨價格與PTA可變成本做差,算出PTA加工費。結果發現,目前PTA加工費維持在400元/噸左右(7月1日為383元/噸),處于非常低的水平,這意味著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PTA下跌空間微乎其微。
另外,從可變成本角度來分析,雖然PTA下跌空間有限,但是構成可變成本的要素里仍然有PX這個變量,所以可變成本也是在不停變化的。
下面對PX走勢進行簡要分析,首先,受強勢美元的壓制,近期原油呈現振蕩下行態勢,原油在40—50美元/桶弱勢振蕩的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PX成本將小幅下行;其次,目前PX與石腦油價差持續擴大,隨著利潤增加,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將會上升;最后,雖然遼陽石化45萬噸PX裝置計劃7月初至9月停車例行檢修,但是前期日本、韓國和印度檢修的PX裝置都將重啟,PX整體供給有望增加。
基于上文對未來PX價格下行的判斷,PTA加工費將會上升。理論上,在目前產能過剩的行業中,PTA很難維持較高的加工費,這決定了PTA上行空間有限。
供給下降成為市場的主導因素
近期,PTA上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G20峰會將于9月召開,為了保護環境,華東地區后期將會限制化工企業的開工。目前來看,華東地區化纖產業鏈的企業并沒有接到政府暫時停產的通知,大部分仍處于開工狀態。雖然我們很難計算后期停產限令對實際生產的影響,但是考慮到國內化纖產能在華東地區的集中度很高,對PTA實際供給仍將產生很大影響,即使聚酯企業近期增加備貨,階段性供給不足的問題仍然難以避免。當然,此次集中停產涉及國內36%的PTA產能,而PX產能僅為25%,加之考慮到國內PX依賴大量進口,G20峰會停產對PX供給的影響要遠遠小于PTA,從而造成中游產能大幅下降,上游原材料供給相對充足,導致PX需求下降,PX價格下行,加工費擴大。
那么這種情況會不會導致PTA價格下挫呢?筆者認為,并不會。由于以上邏輯的前提是加工費擴大之后,PTA供給會增加,從而導致PTA價格回落,但是此次PTA企業是行政強制性停產,即使經營狀況改善,PTA企業也難以恢復生產,這阻斷了價格對供給的傳導,意味著上文中加工費對后期供給的影響將非常有限,供給階段性短缺將成為影響市場的主導因素。
通過上文分析,后期PTA裝置面臨強制檢修,這阻斷了加工費對供給的影響,供給短缺成為影響市場的主導因素,PTA價格有望繼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