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農業部最新的預測來看,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消費量大幅下調,全球進口量也降至2008/09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這說明全球棉花需求非常疲軟,全球多余的庫存需要更長的時間消化。從美國方面看,本月出口量調減幅度讓市場非常驚訝,并直接導致美國期末庫存從310萬包猛增到370萬包,而期初庫存為370萬包,這說明一年之內美棉庫存基本沒有消化。從歷史角度看,在美棉期初和期末庫存基本相當的年度,棉花價格表現疲軟或者區間盤整,2015年12月合約及其他陳棉合約就是很好的說明。美棉庫存難降也是近一年多來棉價始終在60多美分徘徊不前的一個基本面因素。
從 目前來看,影響下年度新棉價格的因素和2015年的情況差不多,中國儲備棉庫存仍居高位,美元依然保持強勢,油價依然很低,終端消費仍然謹慎。簡言 之,2016年新棉合約的利空因素和陳棉合約是一樣的。從供應方面看,NCC預計今年美棉播種面積為910萬英畝,仍處于較低水平,這與去年的情況也很相 似。可能出現的變數是,當前的土壤濕度可能導致單產大幅提高,美國新棉產量有上沖1400萬包的可能,而且這種情況的概率不低,2016/17年度的美國 期末庫存變化趨勢仍為中性,使棉價繼續在低位徘徊。另一種可能是,新棉播種開局不利或者仲夏時期遭遇旱情或者收獲時期出現不利的天氣狀況,這些可能會使棉 價短期內上沖年度高點,但在新棉收獲之前,天氣因素引發的上漲不會持久,從長期看棉花需求不能為棉價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