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學人》數據研究顯示,得益于家庭收入快速增長的推動,在未來十年之內,亞洲區域將占據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一半以上。
近年來,占據亞洲2/3奢侈品消費市場份額的中國大陸市場,在銷售業績方面出現了下滑,這一跡象已經驚動了眾多大牌。
但是,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一份數據充分的研究表明,在未來十年以內,亞洲的奢侈品市場前景相當樂觀,“強有力的”復蘇將會為該行業帶來5到6成的收入增長。
經濟學人研究機構的首席零售與消費品分析師稱:“最近,中國國內倡導“節儉”之風以及日元貶值導致的匯率變化進一步加劇了亞洲奢侈品市場的擔憂。但即使是這樣,不少奢侈品牌仍然實現了強勁的銷售業績。同歐洲與北美的嚴重停滯和減弱相比,亞洲的潛力無疑成為了品牌明確矚目的焦點。
在亞洲市場中,中國將是當仁不讓的主力。預計在2030年,這里將有接近1300萬個家庭的年平均收入將超過15萬美元,印度也將是一個主要市場,這里年收入超過5萬美元的家庭數量也將達到3000萬個之多。
該報告預測,印度“對于眾多奢侈品牌來說,將成為向外資開放的零售市場當中一個關鍵的‘戰場"。
在全球商品市場熱潮興起的同時,印度尼西亞國內富有精英階層的勢力崛起也不容小覷。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也正逐漸成為熱門的購物地,經濟學人研究機構表示,由于前者得益于較低的奢侈品進口關稅,這里的奢侈品消費已經漸成氣候。
當然,并非所有的亞洲國家都處于大好的形式之下,尤其是正在遭受貨幣貶值和消費者信心下降雙重打擊的日本市場,報告稱,這樣的局面將會阻礙其市場的發展潛力。而且各國越來越多的精明的消費者正在將購買的范圍延伸到歐美地區,這也將造成本土市場的流失。
“但是如果品牌能夠進一步深耕市場,他們將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的市場當中挖到‘金礦’;將從印度有錢的企業家那里實現銷售增長、亦或者是得益于印尼快速增長的財富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