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南印度紡織業協會(SIMA)表示,印度國內市場棉花(17625, 70.00, 0.40%)價格的急劇上漲使印度紡織品出口失去競爭力。由于國內市場棉花價格在7月上漲6%,SIMA要求取消10%的進口關稅。“由于封鎖、工人短缺和物流成本高,下游出口部門、服裝和化妝品部門發現很難履行出口承諾。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棉花價格的急劇上漲進一步破壞該行業的穩定,使我們的出口商失去競爭力。印度棉花公司(CCI)最近在15天內提價3800盧比/355公斤,及2021/22年度預算中對棉花征收的10%進口關稅使得棉花貿易價格異常上漲,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
如此大幅的增長對整個棉紡織價值鏈是一個嚴重的打擊。”該協會會長AshwinChandran表示:“棉花價格從2021年1月開始迅速上漲,并在本月跳升。“CCI自7月初以來提高棉花價格,這助推市場漲勢。2021年1月,古吉拉特邦產Sankar-6棉花的市場價格為43300盧比,現在已上漲至56600盧比,漲幅超過30%。
Chandran指出,棉花價格的急劇上漲不僅會影響棉花行業,擠壓利潤空間,還會導致國內消費者的服裝和紡織品價格上漲,他們已受到新冠疫情的負面影響。
“目前的棉價和紗價之間沒有平價。這將反過來迫使紡紗廠在未來一段時間提高紗線價格,以避免虧損。CCI在最低支持價格操作下采購印度25%以上的棉花。
每355公斤的采購成本將達到4.3萬盧比。目前的售價高得異常。
即使考慮到持有成本和合理的利潤率,CCI也可以將價格維持在4.8萬盧比左右的水平。盡管CCI為大宗采購提供了3個月的鎖定期,但由于流動性緊縮和價格的不確定性,大多數紡紗廠無法從中獲益,而跨國棉花交易商可以利用對沖工具和更便宜的資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他們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大量的CCI棉花。”Chandran說。“利用對棉花征收10%的進口關稅,貿易鼓勵了價格投機,某些品種的國內價格,如ELS棉花,已超過國際價格,使我們的行業缺乏競爭力。”
Chaindran說,“撤銷對棉花征收的10%的進口關稅將有助于改變市場情緒,避免進一步損害棉紡織價值鏈。由于該行業每年只進口大約110-120萬盧比(不到每年消費量的4%),且進口的是印度不種植的棉花品種,進口關稅并沒有幫助印度棉農,且成為印度紡織和服裝行業的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