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紡織服裝行業綠色轉型迫在眉睫,體育鞋服品牌特步正在積極探索綠色轉型,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6月3日,正值世界環境日前夕,特步在廈門發布環保新品——聚乳酸T恤。聚乳酸主要從玉米、秸稈等含有淀粉的農作物中發酵提取,經過紡絲成型后變成聚乳酸纖維,聚乳酸纖維制成的衣服在特定環境下土埋,1年內能自然降解。用聚乳酸代替塑料化纖,能從源頭上降低對環境的危害。
去年世界環境日當天,特步就推出了全球首款聚乳酸風衣,成為業內率先攻克聚乳酸上色難題,實現聚乳酸產品服用量產的企業。當時,聚乳酸成分在整件風衣面料所占比例19%。時隔一年,在如今的聚乳酸T恤中,這一比例大幅升至60%。
特步集團總裁丁水波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環保材料的不斷升級,逐步降低不可降解材料在我們產品中的占比,是特步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為環保做的一件小事。環保是個任重道遠的事情。未來,特步還將繼續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環保科技面料的升級,壯大特步環保家族的產品,為可持續時尚探索更多可能。
據了解,為了實現可持續時尚,特步成立了企業級科技平臺——“特步環保科技平臺”。該平臺從“取材環保”“生產環保”“服用環保”三個維度全鏈條推動環保,成為集團綠色材料創新的主要驅動力。“取材環保”“生產環保”是既重視原材料的環保,也重視生產過程的環保。聚乳酸不耐高溫的特性,令生產過程比普通滌綸染色溫度要低0-10℃、定型溫度低40-60℃。如果特步的所有面料都換成聚乳酸,一年可節省3億立方米天然氣,約等于26億度電、62萬噸煤的消耗量。
2023年聚乳酸產品市場投放量將超百萬件
據丁水波透露,計劃于2022年二季度上市的針織衛衣,聚乳酸成分將進一步提升到67%,同年三季度,將有100%純聚乳酸風衣上市,真正實現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種出”衣服來。未來,特步將逐步實現聚乳酸單品類運用的層層突破,并在2023年前,力爭實現聚乳酸產品單季市場投放量超過百萬件。
在發布會現場,特步還展示了集團“環保家族”的其它環保產品,除了聚乳酸材料做的成衣,還有有機棉、Sorona、杜邦紙等多種環保素材做成的鞋服、配件等。環保產品的設計生產也不僅局限在特步集團主品牌,旗下新品牌索康尼、帕拉丁也加入環保領域的探索。據了解,目前,采用環保材料制成的產品已占據特步集團全品類的30%。
生活是我的浪漫,環保是我的習慣
《2020中國體育價值報告》指出,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和技術進步,Z世代年輕人開始出現分化,他們不再追捧國際知名品牌,對國產品牌認同感提升。而在WWD關于Z世代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環保的生活方式正在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他們認為,環保很潮、很酷、很時尚。
特步的發布會以“萬物共生 循造未來”為主題,選址中國海濱城市廈門,自然色系的聚乳酸產品與玉米、秸稈等原材料共同陳列,在這座“海上花園”里展露不經意的時尚。發布會現場,特步時尚環保態度片首發,唱響“生活是我的浪漫,環保是我的習慣”的環保態度,試圖通過更時尚的方式向年輕人展示將環保融入生活的理念。
該宣傳片由三位生活在不同城市、不同生活環境和人生履歷的Z世代青年作為主角,講述她們各自在生活中觀察污染、踐行環保的故事和理念。這3個不同行業的年輕人身穿特步聚乳酸T恤,共同為環保發聲,倡議讓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付諸行動。
可持續時尚生活傳播平臺同更生ReGeneration發起人小飛俠說,時尚生活行業的新生代對行業和時代所面對的環境隱患都有著比前輩更敏銳的關注和應對。中國品牌兼顧傳承和煥新,在文化傳承中直面當下挑戰。
全球時尚產業百年權威媒體WWD 中國區創始人張大川表示,時尚在不同時代語境里,都有著不同的含義。當下的時裝,已經褪去了其簡單的著裝定義,成為一個符號,每個時裝符號背后都有著思想和意義。
特步少林系列設計師陸一嘉更是提出了一個理解Z世代可持續時尚中國范式的全新視角: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很多古籍中提及,比如《莊子•知北游》中寫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指的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當我們把這些傳統文化精髓,與國潮相融合的時候,便有了與年輕人共鳴的可能。
特步集團副總裁朱鼎表示,“非刻意的表達與天人合一的中國文化內核不謀而合,從自然中來,到自然中去,聚乳酸的線上消費人群中,Z世代占絕大多數。盡管是限量發售,但也可以窺見年輕一代對新國潮的熱衷已經不止于視覺設計,更關注他們穿的衣服是怎么生產出來的,是有思考、有覺知的。”
據了解,6月5日,特步集團將攜手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在北京西山公園打造一個環保馬拉松樣板。借阿拉善see生態協會“豹走西山”為主題的2021北京生態公益跑,特步為參賽跑者提供環保參賽服,并將比賽中消耗較大的水杯替換成聚乳酸水杯。比賽分10km、5km及3.5km,盡管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馬拉松,但這次成功嘗試環保概念卻為未來馬拉松賽場的去塑化提供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