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纖維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通過制備原液,紡絲和后處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70年代前,我國是以棉短絨為主要原料的粘膠纖維和以電石為主要原料的維倫。70年代后,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國內化學纖維轉向以石油為基礎原料的滌綸、錦綸、腈綸和丙綸。
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受紡織服裝出口向好的影響,國內紡服原材料化纖需求增長,并且化纖原材料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帶動化纖產品價格上漲,量價齊升背景下,行業盈利有望大幅改善。
紡織纖維品種分類
我國紡織服裝原材料中需求量最大的就是滌綸纖維,需求主要為民用絲,用于紡織服裝生產。
滌綸纖維主要可以分成3類,FDY(全拉伸絲),DTY(低彈絲)和POY(預取向絲)。其中FDY價格最高,POY價格最低,其價差約保持在2000元/噸左右.
滌綸原材料主要為PTA和MEG,都是石油的下游產品。
長期來看,滌綸產品的價格受油價的影響較為為明顯,主要原材料PTA、PX都是來自石油煉化。由下圖可見,PX、PTA、滌綸長絲的價格與原油價格保持較好的正相關關系。受OPEC減產及原油需求恢復的影響,國際油價持續上漲。預計2021年國際油價均值有望站上60美元/桶,帶動滌綸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