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職院擬新設“移動應用開發”和“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
新常態下的紡織行業發展之路如何走?紡織人才的培養如何抓住“互聯網+”的先機?……前日,廣東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廣東紡織大講堂”,100余名紡織業內人士共同探討這些熱點話題。
成立于2013年的廣東紡織職業教育集團至今已有200多個聯盟單位,包括國內外企業、省市縣級行業協會、高校、中職學校、檢測權威機構等多個不同類型的單位。今年開講的“廣東紡織大講堂”也吸引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香港溢達紡織集團(高明)研發總監張玉高等專家的“加盟”。
其中,“互聯網+”、智能化制造等熱點話題也成為此次大講堂探討的重點內容。記者從現場了解到,互聯網不但突破了地域、機構、技術的界限,也可實現各類創新資源的整合,形成網絡化協同創新平臺。對于紡織行業而言,智能制造不但能大幅提高紡織的生產效率水平,也緩解了企業高成本、招工難等問題。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校長胡剛在談及“互聯網+紡織”時表示,隨著紡織企業轉型升級,對跨學科、跨專業、個性化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強。與此同時,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強化紡織行業實踐等也成為了紡織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環節。
胡剛透露,為了實現教學與紡織行業發展需求的“接軌”,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將在2016年新增“移動應用開發”和“工業機器人技術”兩大專業,新建的紡織大樓日后也將為學校的教學帶來更完善的硬件設備。
此外,基于人才培養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社會服務平臺的“三平臺”運行模式,廣東紡織教育集團在下一階段也將圍繞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服務促進就業創業能力等領域開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