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中國,手機已經很普遍了,看看公交車上拿著各種iphone的初高中生你就知道這個“普遍”到了怎樣的程度,所以很多時候朋友之間的邀約,甚至是情人之間的傳情都開始使用短信這種快捷的方式。但是,對于初次邀約的異性而言,百合網專家建議,用電話邀約而不是短信。
多數人更愿用電話聯系
——“你好,我是XXX。”
——“啊?發錯了?”或者完全沒回音。
——“您不記得了,我是上次在XXX時候的那個XXX。”
——“哦,記起來了,不好意思,我對人名的記憶力不太好。”(到底是誰?其實還沒想起來……)
——“沒關系,我想問一下你周末有空嗎?我想請你吃個飯。”
——“不好意思,我周末要加班。”(不會是騙子吧,等想起來的時候再答應吧)
——“那不好意思,等您有時間了我再約您。”
——“好的,再見!”
——“再見!”
以上對話是初次邀約異性時很有可能發生的情景。最后一句“再見”可能真的就不見了,因為你的號碼有可能從此都被屏蔽了,還有一種可能更大,被其他后來的短信徹底淹沒了……
如果你好運沒被對方屏蔽,然后等你再次邀約的時候,又得重新輸入一遍。
有的人真的不喜歡發短信,他們認為明明可以用一分鐘說完的話,卻要用手指忙乎半天編輯出好幾條短信來說明白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萬一TA也是這樣的人,你的短信可能會石沉大海。電話介紹自己是誰,即使再復雜的情況用個十幾秒鐘也就搞定了,可是短信,光是自我介紹就需要你大費篇章,萬一再沒說清楚,來來回回的短信豈不成了耽誤功夫?
短信內容容易出錯
本來想發“周末一起吃個飯如何?”一不小心手機的聯想功能造成了“周末一起吃個飯飯如何?”的短信,好吧,本來一個很普通的邀約短信,變成了一個撒嬌短信,如果發短信的是女性,還好;如果是一個大老爺們兒,這就有點……
如果你用的是筆畫輸入法,你本來想說“今天參加了XX的婚禮,覺得他們好幸福,真希望當上你的新娘的那一天早點到來。”不慎變成“今天參加了XX的婚禮,覺得他們好幸福,真希望當上你的親娘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還有的手機很難發標點符號,導致很多人習慣于不發標點符號,萬一再遇見因為激動手抖沒把代替標點的空格打上,這下就變成了讓收信方進行“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斷句練習的無奈局面了。
短信易被對方誤刪
不知道你的手機一天會遭遇多少垃圾短信?不知道你的手機是不是有收件箱滿就自動刪除短信的高科技?不知道有些短信你收到之后因為忙碌而忘記,后來就被群刪的幾率有多大?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沒有用筆紙記錄的習慣?你沒有這些問題?真好,可是你怎么知道TA沒有這些問題?如果有,那你可能因此而錯失TA。
所以,第一次重要的見面如果用短信聯系的話會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恐怕還遠不止這些,關鍵的是,短信再加上表情等等也只是冷冰冰的文字,你的情緒、你的快樂、你的真誠、你的聲音都無法通過短信傳達給對方,如果對方答應了你的邀約,你的欣喜可以通過你的聲音傳遞給TA,要是短信呢?恐怕就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