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商務部關于推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發展的具體要求,發揮優秀基地的示范作用,加強基地交流,12月5日,全國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工作會議在河南省西平縣隆重召開。本次會議邀請多位業界相關領域權威給大家分享了產業轉移、產業集群發展經驗、新興業態等重大行業發展趨勢。小編將為大家逐一分享本次會議的要點內容,與大家一同回顧這些精彩的演講。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
金會長的演講妙語連珠,點評了當下國際形勢,針對中國和美國、英國的國際關系發表了獨到的見解。作為河南老鄉,對西平縣也有深厚的感情,對西平縣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給予厚望,并提出了發展建議:發展建議用五個英文字的字母代替,Coach。用五個字母,分開用中文來解。
第一,要更新觀念,concept。
第二,擴大開放,就是Open。
第三,發揮優勢,Advantage。
第四,加強協作,Cooperation。
第五,高舉高打,high。
用完整句子來說,就是更新觀念,擴大開放,發揮優勢,加強協作,高舉高打。
此外,金會長還針對紡織服裝企業走出去提出了相關建議。紡織服裝企業是“走出去”的急先鋒,是外貿的好榜樣,紡織到現在為止都是全中國出口的拳頭產品,仍然占世界總量的1/3還要多。針對走出去的企業提出以下建議:
1、企業社會責任。
2、注重合規經營。
3、尊重當地風俗。
4、展示中華文明。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貿易險承保部
日用消費品研究團隊負責人鄭典
鄭女士主要從紡織行業承保概況及特點、海外市場風險分析、海外市場增長機遇、風險建議四個方面闡述了紡織行業海外市場風險和機遇。
紡織服裝行業是出口貿易型項下承保體量最大的單一行業,從2002年至今,累計承保金額突破了4739.81億美元,累計支付賠款超過10億美元,總體服務的紡織行業的出口數量超過2萬家。其中對出口金額在一億以上的龍頭企業覆蓋率超過80%,承保的活躍買方數量超過2.7萬家。
2018年,紡織行業整體承保規模超過了541.5億美元,滲透率接近20%,2019年前三個季度,累計承保的金額超過了447.54億美元,滲透率首次達到了22%。盡管近年來紡織品出口的整體規模有所回落,但是,我們的滲透卻是逆勢上升,這既是紡織行業風險需求的體現,也是中國信保充分發揮“穩外貿、出增長”政策性作用的體現。
紡織行業承保特點:
1.上游產品的承保增長。
2.二是整體的風險逐年上升。
3.是傳統的市場風險上升。
4.亞洲市場的需求凸顯。
海外市場風險分析:
2018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形勢的不斷惡化,企業面臨著很多產出運的需求,因此在限額申請金額、金額和數量都有明顯的抬升。而到2019年上半年,一方面由于產出運的需求有一個回落的補償,另外一方面也是由于加征關稅的范圍不斷擴大,所以使很多的出口企業開始積極的尋找替代市場。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化推移,建議出口企業可以重點關注“一帶一路”市場。2018年,整個“一帶一路”市場紡織行業的承保金額為60億美元,同比增長9%,出險率1.5%。其中,服裝成衣出險率1.4%,上游產品紗線織物的出險率1.6%。
利豐香港高級項目經理王力
王女士深入解讀了當前國際采購形勢,表示中國依然是生產、面料開發及創新的全球中心,中國的生產水平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在附加值較高的復雜產品類別上中國依然具備極大競爭力,中國正在從專注于中國制造世界工廠,轉型為中國管理的一個采購中心和全球面料中心。無論中美貿易戰談判進展如何,國際客戶尤其是美國的客戶都必然會減少對單一國家采購的依賴,更多的把訂單分到多個國家,通過多區域采購來平衡風險。
當前采購趨勢變化: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飛速變化市場,零售商們尤其是客戶這些傳統零售商們正在面臨七大主要的挑戰。
1、消費者的習慣正在改變。過去搞促銷,我們是通宵排隊,現在是通宵在家里等雙十一。
2、我們從單一渠道向多渠道的零售模式加速。
3、產品推向市場的速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快。
4、主要生產國家成本正在上升。
5、國際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關系正在迅速的變化。
6、我們的消費者對于可持續發展和企業責任的要求越來越高。
7、大數據正在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產品和市場決策中來。
這些宏觀挑戰迫使我們零售商們正在改變零售行為,對于下游生產商,它們要求更好的設計越來越多的貨品單元,同時越來越小的訂單,越來越短的交付時間和越來越低的產品價格。
國際貿易形勢對中國紡織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1.無論貿易戰結果如何,中國以外的的訂單都將增多
2.越南,孟加拉,印度,印尼,拉丁美洲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機會
3.中國的產業競爭加劇,留在中國的訂單將流向有競爭力的企業
4.中國供應商將獲得更多來自歐洲和其他非美國地區的機會
5.中國的生產水平遠遠高于其他國家,尤其是在附加值較高的復雜產品類別上中國依然具備極大競爭力。
企發絲路(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天樞
孫先生表示俄羅斯市場增長空間巨大,中俄兩國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到2024年,中俄兩國的貿易額要達到兩千億美金以上。中國出口到俄羅斯商品數額將實現兩倍以上增長達到1000億美元。
中俄跨境貿易將進入“數字”時代
從2015開始,俄羅斯啟動了數字經濟國家戰略,政府在2016年正式確定數字經濟為俄羅斯最最重要的國家戰略。
俄羅斯新政措施:
1、銀行整頓。俄羅斯對外匯加強了監管,對銀行系統進行整頓。2014年之前,俄羅斯有上千家銀行,到現在為止,也就只有幾百家銀行。
2、俄羅斯海關電子化,在2020年的年末,俄羅斯將取締400多個線下海關報關點,只保留16個電子報關中心。
3、線上收銀機,俄羅斯在2017年的6月1號,已經實現了俄羅斯全境內所有稅務局的聯網,所有的終端全部都和稅務局進行聯網,俄羅斯現在能監控每一筆交易。
4、EAC商檢單證,現在產品如果想進入俄羅斯,必須拿到俄羅斯發行的EAC商檢單證,商檢單證并不僅僅適用于俄羅斯,還適用于歐亞經濟聯盟五國,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和亞美尼亞,進入俄羅斯市場的話,就等于進入這五個國家的市場。
5、電子標簽,我們的商品如果想發往俄羅斯,俄羅斯在2020年2月份,國家海關系統和稅務局、電子標簽系統全面打通,在報關的時,必須有電子標簽。
俄羅斯在線零售市場空間巨大:
中國的服裝鞋帽在線上銷售,已經達到了45%,美國是27%,英國是24%,德國是17%,俄羅斯在線上的銷售才不到10%。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俄羅斯線上線下都對中國的高性價比商品,豐富品類的商品,擁有巨大的需求。俄羅斯現在除了線上的零售平臺之外,還出現了全新的零售業態,俄羅斯本國的社交媒體每日的銷售量都非常大。俄羅斯渠道市場正在重新洗牌,搶占先機正當時,全方位立體化營銷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