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西平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中哲服飾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應用場景讓人耳目一新:一卷布經過無人驗布機檢驗、自動裁床裁剪,變成一張張裁片,洗標機、繩頭打結機、橡皮機完成輔料準備,一件衣服所需的材料即可進入智能倉儲進入下料車間環節……
在5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400臺縫紉機同時開工,工人無需離開工位,制衣布料和成品貨物通過智能吊掛流水送到每個工作崗位,然后一道一道做下去,做成成衣,一直到包裝和成品出庫,整個過程既流暢又高效。
“有了新智能設備的加持,我們公司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產能實現了大幅提升,具備年產各類服裝1200萬件的生產能力,年產值5億元左右,品牌效應和經濟效益實現新跨越。”該公司負責人說,“公司通過‘智改數轉’,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智能倉儲車間新上了智能倉儲系統和WMS系統,通過深度綁定可以實現掃碼入庫、物料分類、齊套出庫,實現數據及時性、準確性,每個生產環節都可追溯。”
中哲服飾科技有限公司隸屬于浙江中哲集團。中哲集團于2021年榮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是西平縣紡織服裝產業加強“智造”引領、推動紡織服裝產業向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補衣、釘扣、照光、查衫、燙衣……”走進河南京嶸科技有限公司的縫盤車間、制衣車間,工人按部就班、分工協作,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車間的智能工業互聯網平臺把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動態信息全都呈現在一面LED大屏上。“產品檢測質量、車間溫度控制等方面數據都在大屏實時顯示,需要對哪條生產線加強調度,通過平臺即可實現高效管理。”該公司工作人員說,“通過智能化的生產流程和先進的管理系統,智慧化工廠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產品質量。”
近年來,西平縣以紡織服裝產業為主導,聚集相關企業50家,年生產各類服裝8000萬件,堅定不移走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之路,通過提升產業鏈、強化科技賦能、優化營商環境等舉措,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通過招商引資,為企業發展厚植沃土,提供“陽光雨露”,推動西平縣高端紡織業加快向產業鏈高端攀升,打造形成更具品牌競爭力、市場影響力的紡織產業集群,讓紡織業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