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金梭印染有限公司印染車間內,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幾條自動化生產線不斷運轉,五顏六色的布料成品在此新鮮“出爐”。“以前這些數據都需要人工一項項統計,現在全部交給機器了。”該公司副董事長童云霞指著電腦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告訴記者,這套名為MES的生產執行系統,可以精準地將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消耗、能耗、生產數量等數據進行實時更新,“不僅人工成本降低了,而且有助于我們分析訂單狀況,安排產量。”
作為全省傳統產業改造試點,蘭溪紡織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仍面臨利潤率不高、創新性不強、人才支撐不足、要素成本上升、產業鏈延伸受阻等挑戰。近年來,蘭溪堅持數字化改造方向,全力推進紡織行業“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設備、工藝技術、企業管理、銷售渠道全方位優化升級。
去年,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專家組進駐蘭溪,幫助當地企業開展“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工作。金梭印染、鑫蘭紡織、奇錦紡織、威臣紡織、鑫海紡織等一批企業在專家的指導下,繼續深化企業數字化改造等工程。
一系列舉措成效顯著。“蘭溪目前擁有國際領先的織機3萬余臺,每千瓦時電可生產白坯布2.2米,遠高于國內同行業0.7米的平均水平;每萬錠紗用工不到30人,遠低于國內同行業80人的平均水平。”蘭溪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孫偉東說。
智能化發展之路越走越堅定。6月26日,在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蘭溪市政府主辦的蘭溪·中國棉織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蘭溪正式啟動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創建,計劃通過3年左右時間,逐步實現蘭溪紡織企業的設備網絡化、數據可視化、文檔無紙化、過程透明化、車間少人化、服務平臺化,建成一批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程。“這是走創新發展、綠色智能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蘭溪市委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