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筆者從桐鄉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了解到,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及相關機構在廣州召開優秀案例發布會,集中發布非遺與旅游融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傳統工藝振興三個方面的優秀案例。其中,桐鄉的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入選50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據桐鄉有關鎮志記載,清末民初這里開辦印染作坊數十家之多,其中較有名的是1841年創辦的豐同裕和創辦于清光緒年間的藍茂豐等染坊。而藍印花布印染工藝流程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在藍白分明的圖案中,夾有灰干綻裂的冰紋,被稱作手工印染的靈魂,這是任何機械印染所無法達到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桐鄉市文化單位就和桐鄉豐同裕藍印布藝有限公司、桐鄉藍印花布廠有限公司等加大了對藍印花布的研究、保護和傳承,并使其成為省、市、縣三級非遺項目。
“今后,守護傳統、揚長補短、創新發展是后申遺時代的保護之路。”桐鄉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桐鄉將建立完整的“桐鄉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資料庫;建立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專題展示館;建立藍印花布產業協會,確定產品標準、冠名、價格等,保護知識產權;設立并扶持藍印花布傳承教學基地;復原林漢杰《民間藍印花布圖案》78幅圖案……目前,這一項項具體的保護措施正逐步實現。
當下,桐鄉正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工作理念,不斷探索傳統染纈技藝融入現代生活的新方式,新途徑,為推動全國傳統染纈技藝振興貢獻桐鄉素材和桐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