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99萬
2014年—727萬
2015年—749萬
在高校畢業生已經突破700萬人次,并且一年比一年多的今天,在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比比皆是的今天,小學文化程度不管怎么說都算是最低學歷了。可就在高材生都在抱怨工作難找的時候,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蘇州人周福民,卻把自己的公司,開到了遙遠的非洲埃塞俄比亞。
在非洲埃塞俄比亞的杜卡姆鎮,有一座蘇州企業家投資創辦的工業園—東方工業園,這也是埃塞俄比亞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園。
早上六點半剛下飛機,周福明就馬不停蹄趕到這里,作為園內東方紡織印染廠的負責人,去車間查看生產情況幾乎是他每次回來雷打不動的第一站。
膽大心細抓機遇,文化不是問題
周福明原先在蘇州吳江創辦了一家紡織印染廠。2013年,同樣是做紡織產品,他卻把廠里大部分的設備都搬到了埃塞俄比亞。外人看來的突然之舉,周福明其實已經醞釀了好幾年的時間。
早在十幾年前,目光敏銳的周福明就注意到了非洲這片廣闊市場。非洲輕工業、紡織業發展滯后,需求卻很旺盛,同時勞動力成本只有國內的十分之一。隨著這些年國內紡織業產能過剩,價格競爭日益白熱化,周福明心中“走出去”發展的愿望是與日俱增。
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親自上門邀請
正當周福明尋求機會走出去的時候,2012年7月,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在蘇州召開,周福明作為民企代表也有幸受邀。向來心細的老周當時還做了些準備,帶了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
論壇期間,埃塞俄比亞駐華大使梅斯芬恰好看到了周福明帶來的原材料和產品,趕到很驚訝,并且親自到工廠參觀,力邀周福明去埃塞俄比亞發展。在梅斯芬的引領和牽線搭橋之下,埃塞俄比亞的政府、財政部、工業部都表明會給予資助,關稅、稅收政策也有很多方面的優惠。周福明這回心動了。
心動不如行動,2013年,周福明就把企業落戶在埃塞俄比亞的東方工業園,取名東方紡織印染廠。在他看來,直接把工廠開到埃塞俄比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些產品賣到周邊的非洲國家,高速公路就在工業園門口,運輸非常方便;要賣到土耳其,則只要簽訂一個協議,關稅全免,而從中國出口則需要征收100%甚至120%的關稅。
目前,東方紡織印染廠的產品輻射非洲、遠銷歐美。
而東方紡織印染廠所在的東方工業園,經過9年多的發展,目前累計吸引投資1.87億美元,上繳稅收2847萬美元,入園企業達36家,成為中國中小企業異域發展的一塊風水寶地。埃塞俄比亞政府還將復制“蘇州經驗”,著手開建14個新的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