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的楊淇安在學時就投入創業,自設網絡商店賣女裝,年營業額超過千萬元新臺幣,成為創業“硬草莓”、中年失業的趙達仁從加水站成功創業,找到事業第二春;連瑢臻以花藝創意設計,成為創業“女頭家”,三人五日分享心得“創業是一條漫長的路”。
二十六歲的楊淇安,有著亮麗外型,是擁有網絡商店及每月破百萬營業額的“老板娘”,顛覆七年級草莓族的印象。她說,讀大專時就擺路邊攤賺錢,沒畢業就投入創業,三年前投入網拍,開設棐淇國際公司,經營女裝服飾。
她回想創業之初,自己當模特兒,請母親拍攝服飾,貼在網路標售,營業獲利竟比擺攤好,如今她自行設計服飾拍賣,“棐淇”在奇摩拍賣已有知名度,網絡二十四小時不打烊,“我睡覺也可以賺錢”。她希望未來擁有實體店,結合網絡商店,建立自己的商城。
五十歲的趙達仁消遣自己就是“達人”,他說,“中年失業真的碰到很多陷阱”,他自桃農畢業就投入創業,開塑料廠生產清潔袋銷售長達二十五年,五年前工廠結束失業,做過業務、房仲,感受“中年失業后找工作,薪水低、工作量多”,到處參加創業講座,最后以15萬元新臺幣經營加水站生意。
趙達仁說,堅持給客人喝好水,在創業加盟和摸索過程后,以便宜價格自動販水找到事業第二春,在創業鳳凰計畫貸款50萬元新臺幣,擺設加水機賣水,至今擁有十七臺機器,每月營業近10萬元新臺幣,他希望很快達到有三十臺加水機的目標。
三十二歲的連瑢臻父母離異后,為分擔家計、放棄大專學業,進入花店工作,今年加入創業鳳凰計畫創業成功,成為花藝坊老板娘。她說,十多年來在花店工作,希望以自己的花藝創意創業,在男友協助下,在桃園的大興西路社區開店創業,每月營業額約10萬元新臺幣,終于實現創業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