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中國)集團有限公司近幾年新動作不少,在拿到集團執行董事黃志向的名片后,上面標注的業務范圍之廣,確實有些驚人。從防寒服面料起家,到現在“紡織科技、差別化纖維、品牌服裝、電子商務、創業投資、房地產開發……”的多管齊下,“多面手”的稱號當之無愧。
不過黃志向強調,防寒服面料還是集團的主營產品,將其做精做專,穩固市場份額是不變的奮斗目標。在這個基礎之上,進一步穩扎穩打地實現集團的多元化發展。
功能與時尚并駕齊驅
“面料品牌需要清晰的市場定位,特別是在志向集團產品線逐步豐富之后,品牌細分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除了分別專攻男、女裝面料的“酷夫”和“衣維新”之外,新成立不久的“MINGMAX”順應了當前低碳經濟的大趨勢,努力在環保功能性面料上尋求突破。
這就是黃志向的品牌延伸理論。在他的發展理念里,防寒服面料的功能環保需要與時尚結合起來。面料具備的功能是硬性標準,而時尚風格是軟性標準,一硬一軟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
“紗線原料”和“后整理工藝”是黃志向在談及產品的環保功能時,重點提到的兩個要素。在去年,志向集團選擇投資和重組了幾家紡織企業,“這么做主要是為了調整企業結構,實現產品開發一條龍。”黃志向重點提到了其中一家差別化纖維企業,讓集團實現了原料紗線自主研發。在他看來,源頭紗線不能做到環保,所有的后道工序都白費。雖然現在集團還是以差別化的滌綸和錦綸為主,但在黃志向的產品規劃里,未來會更加專注于天然纖維的運用,例如棉、麻等。另外,當前集團主要采用的“貼膜轉移印花工藝”,也讓其產品與低碳環保貼合得更為緊密。
作為國家防寒服面料開發基地,集團非常注重產品風格研發。據黃志向介紹,公司每年會投入五六百萬元進行新品研發。而與意大利的設計機構合作,與中國臺灣紗線企業建立長期聯系,也使企業第一時間掌握流行資訊。此次北京面輔料博覽會上,公司重點推出的5大系列產品就是按照不同風格區分的:形態記憶、高密超薄、時尚光感、印花及仿舊系列。“根據對2011年的流行預測,懷舊將是一個大趨勢,簡潔、輕薄的面料會很流行,我們現在能做到一件單衣的重量僅為100克左右。”黃志向說。
面料借助服裝秀出來
志向集團高達85%的業務都是國內市場,目前已經與眾多服裝品牌建立了戰略聯盟關系,例如波司登、雅鹿、艾萊依、以純、阿依蓮等等,每一季志向都會為客戶做定向產品開發。
采用何種交流方式會讓客戶更容易接受?“國內面料企業做產品秀的太少了,但在我看來,這必須要做而且要有所突破。”黃志向表達了他的觀點。針對重點合作伙伴,企業會選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不定期舉辦沙龍,將面料做成服裝為邀請來的客戶展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洽談業務。黃志向強調:“面料好與不好需要通過成衣來定論,另外借助成衣,可以很直觀地告訴服裝設計師面料的特性和適用范圍。”
他進一步談到當前面料在網上銷售困難的現狀,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展示問題。“靠網頁上單純的面料圖片,要達成業務當然不容易。”黃志向說,“如果考慮將面料做成服裝,進行全面立體的展示,銷售相對會容易很多。”
以點帶面的新業務起步
以面料起家的志向集團近幾年也將業務延伸到了其他領域,黃志向在談及集團的電子商務和服裝品牌時,都表達出了同一個觀點,那就是“以點帶面”。這對剛剛起步的業務領域來講,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今年年初剛上線的“多衣網”,是集團子公司志向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這是一個定位為“B-TO-C”的電子商務網站,當前以服裝為主。黃志向表示,當初的設想是將集團的發展與高新技術結合起來,電子商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另外也是為集團的上市做積極準備。因為剛上線幾個月,企業還是選擇網站在江蘇先扎穩腳跟。“其最終定位是想做成精品購物網站,未來不僅僅局限于服裝。”黃志向說,“我們強調做品牌正品,并由企業來負責訂單配送,保障貨品的品質。”
集團旗下的服裝品牌,也是首先選擇在江蘇全面鋪店。從2009年初創立到現在,省內一級的商場已經有了志向20多家的直營店,品牌定位為休閑白領女裝。“企業組建了非常優秀的設計團隊,而且多年來的面料經驗也成為發展服裝品牌的優勢。”他最后補充道,“集團有嚴格的職能劃分,面料、服裝、電子商務這三大塊主營業務有序展開,希望在近兩年內能順利上市。”(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