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雖然制襪行業經歷了一些困境,但也出現了一些讓人感到欣慰的現象。不少企業在國際經濟不太景氣的情況下,紛紛加大了技改和設備更新力度,以升級產品重新占領了國際市場。
有關統計表明,目前全球市場對棉襪的年需求量約為10億~15億雙,年均增長速度可達3%左右。今后5年,中高檔襪子的需求量仍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制襪企業對織襪機需求也將出現迅速增加的趨勢,未來織襪機市場前景看好,發展潛力巨大。
雖然目前我國襪機市場前景看好,但確實還存在襪企先進設備普及率不夠、襪機生產企業研發與襪企需求結合不夠等不足。
有關統計表明,目前我國每年對棉襪的需求大約在18億雙,并且還在以8%~10%的速度高速增長;全球市場對棉襪的年需求量約為10億~15億雙,年均增長速度可達3%左右。今后5年,中高檔襪子的需求量仍會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制襪企業對織襪機需求也將出現迅速增加的趨勢,未來織襪機市場前景看好,發展潛力巨大。
投資熱不減
2011年,雖然制襪行業經歷了一些困境,但也出現了一些亮點。不少企業認識到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性,紛紛加大了技改力度和設備更新力度。比如,作為襪子生產主要基地的浙江諸暨大唐鎮去年各項技改投入達26.5億元,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2萬多臺套,新上各類高檔生產線1000多條,全鎮襪子及原料配套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35億元、銷售收入214億元、利潤17億元。其中,王家井新興襪業園區新上的2000萬雙高檔襪子生產線項目于去年8月開工,2000多平方米的老廠房已變身為2.1萬平方米的新廠房。
位于王家井新興襪業工業園的諸暨卡特蘭紡織有限公司的產能也實現了提升。公司董事長周騰告訴記者,現在,在卡特蘭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忙著建造最后一幢廠房,整個廠區預計到今年5月份將全面建成投產。
同時,地處浙江義烏的浪莎襪業集團也加大了技改力度。據了解,僅2011年該公司就購置了3000臺高端襪機,一名工人可以同時監控30多臺機器。浙江諸暨的丹吉婭公司為了實現2015年襪子年產值達到15億元(相當于現在襪子年產值的2倍)的目標,公司計劃在今后幾年實施一批高精尖項目,預計技改總投入將超過7個億。
困境與對策
在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的2011年,制造業外貿出口遇到不少難題,義烏襪業同樣無法幸免,外貿出口一直處于振蕩狀態,讓企業主和經營戶揪心不已。義烏襪業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去年1~10月,全行業的襪子出口數量為17.07億雙,同比下降了17.86%。同時許多制襪企業還面臨用工緊張、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加快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外貿生產企業的困難增加,為及時保證出口,進行產品升級成為企業的必經之路。
2011年7月以來,襪業龍頭看清國際形勢后,紛紛加大了企業的技術投入,積極引進先進設備,加大了絲襪生產,取得了外貿出口的新突破。比如,義烏襪業企業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創意設計和外商需求;同時擴大了出口國覆蓋面,在鞏固歐美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打開了塔羅斯、東南亞、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轉型升級不僅打開了襪企的產品銷路,而且還增加了襪企的銷售利潤。新年伊始,丹吉婭集團顯得格外忙碌,美國金腳趾公司一次性下了2000萬美元的訂單,丹吉婭集團生產部經理任雨介紹:“傳統的中低檔棉襪利潤不到10%,而生產金腳趾系列襪子卻有40%左右”。
設備研發尚不足
雖然目前襪機市場看好,但我國襪機制造還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彌補。比如,我國針織機械與國外一流機械還有較大差距,中高檔針織機占據我國紡織機械進口的較大比重。目前國內除部分大型襪業生產企業擁有先進技術設備外,其余企業的設備均比較落后,總體上先進設備占有率不足三成,嚴重阻礙了我國襪企產能的擴充和產品質量的提高。隨著襪子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對織襪機要求越來越高,國內襪機制造商也應該加大投入力度,爭取研制出功能性全、效率高的襪機。
同時,織襪機生產廠商在研發時還需要與下游使用單位,即襪業企業的產品開發相結合。因為,從新產品發布趨勢來看,目前襪子正朝著采用新材料、滿足特殊功能方向發展,尤其是醫療保健功能,如抗血栓長襪、醫用雙壓壓縮長筒襪、護腿緊身褲等醫用長襪。這些具有特殊性能的襪子,只要輸入編織程序就可在織襪機上直接生產出來。生產這些特殊性能襪子的織襪機將成為今后襪機市場新的需求熱點。
此外,傳統襪機的編織都是從襪口開始至襪頭結束,還需下機后縫合襪頭,大大影響了生產效率;而采用新型襪機,可以實現從襪頭開始至襪尾結束的全程操作,省去了縫合工藝。這種襪機不僅可以提高襪企的生產效率,而且還有利于我國襪業企業產能的增長。當然,這也對襪機設備生產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