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我市各大商場和超市發現,目前是保暖內衣銷售旺季,各大品牌更是在材質上大作文章,色拉姆發熱纖維、紅外線、磁旋發熱等科技名詞令人眼花繚亂,價格也是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這些打著高科技名號的保暖內衣究竟效果如何?市民應該如何正確選擇?
“這種保暖內衣用的材料能聚熱,穿起來十分暖和。”在楊家坪步行街永輝超市,銷售人員向記者推銷說,這款保暖內衣里有一層色拉姆發熱纖維,可吸收身體發散出來的熱量,并可發熱,保暖效果是傳統純棉保暖內衣好幾倍。當問及什么是色拉姆發熱纖維時,銷售人員卻只說是一種高科技的新材料。正因高科技面料的加入,這些保暖內衣動輒上千元一套。
在南坪步行街一家內衣專賣店里,記者發現一款標簽寫著美雅碧面料保暖內衣,僅上衣就要599元。一款標價460的保暖內衣面料有兩至三層,成分里標明含有依克絲。
隨后,記者又在朝天門金海洋商場發現,市場上的保暖內衣除了傳統純棉材料,還有高織棉、鍛彩棉、絨面、抓絨、珊瑚絨、駝絨、牛奶蛋白纖維、粘膠纖維、莫代爾纖維、竹炭聚酯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等。
這些專業術語常常讓消費者直發暈,“聽都沒聽過,這到底是啥子材料嘛?”在南坪步行街,一名正在挑選保暖內衣的女士說。
“穿了不到半天,就開始覺得渾身濕濕的,全身都開始出汗。”家住楊家坪黃桷坪黃桷花園的劉美娜前幾天花800多元買一套保暖內衣穿上后,發現確實如銷售人員所說能發熱,但只穿了半天,就覺得渾身濕濕的,回家拆開一看,內衣里面竟有一層塑料薄膜。
纖維紡織品檢驗局工作人員:
所謂高科技面料缺乏依據
記者就此撥打了重慶纖維紡織品檢驗局咨詢電話。“色拉姆等面料其實都是化學纖維。”工作人員表示,色拉姆是個新名詞,其實就是在化學纖維腈綸中加入了超微粒陶瓷,讓它具備了遠紅外發熱效果。這種工藝被運用在很多新型纖維當中。很多所謂高科技面料材質都屬于合成纖維或人造纖維,大多來自丙烯晴、聚乙烯、已內酰胺等石油副產品,并不屬于新發明,換了種叫法而已。
目前保暖內衣尚無行業標準,市場上不少所謂高科技概念都缺乏科學依據。有的保暖內衣宣稱有治病功能,由于國家目前尚未出臺相關標準,也無法界定。“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這類產品時,應盡量選擇正規廠家,以穿著舒適為首要考慮,避免為商家炒作的新概念埋單。”
新橋醫院皮膚科醫生:
老人孩子更適合純棉內衣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王儒鵬告訴記者,“保暖內衣里多是聚酯纖維,通常情況下,除了對聚酯纖維過敏人群,大多數人都可以貼身穿著。”但聚酯纖維不比純棉內衣舒適,吸濕性較差,皮膚干燥人群,容易引起干燥、皮屑增多、瘙癢等現象。
“對老年人來說,這種現象可能更為明顯。”老年人本身皮膚分泌油脂較少,再加上冬季天氣干燥,穿含有化纖的保暖內衣就會加重皮膚缺水,導致皮膚干燥、瘙癢。
考慮到吸汗和透氣性,老人和小孩貼身穿的內衣最好是純棉的,有利于皮膚健康。
選購保暖內衣可以聽聲音
看面料
保暖內衣可按高、中、低檔三類來分,其使用的面料有40支全棉、32支全棉、滌棉、純化纖等多種,其中以內外表層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產品為優,其柔軟性、細潔度、透氣性、光澤度均較好,而且洗滌后不會起球起毛,長期穿著也不會有衣物斷絲、抽絲現象。
聽聲音
傳統保暖內衣是在保暖內襯中加一層超薄熱熔膜來增強抗風能力,但這種產品穿著時容易發出沙沙聲,透氣性受影響,會有燥熱感,易起靜電。新一代保暖內衣產品,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取代了熱熔膜,基本上克服了上述缺點。選購時只需輕輕抖動或用手輕搓,聽一下是否有沙沙聲即可判別。
摸手感
優質內衣對中間保溫層使用超細纖維織造,成衣既柔軟舒適又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用手揉捏時,手感柔順,且無異物感。中間體的梳理、復合工藝也較先進,成衣表層和中間體的一體感強,穿著性能也更好。(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