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正裝西服日益休閑化的今天,法派西服仍然持續保持每年15%-30%的銷售增長,在眾多品牌西服中一枝獨秀。這份足以笑傲江湖的業績,除了有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和穩健的營銷策略外,很大一部分功勞還得歸功于法派的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
說到技術創新,法派人都會想到首席工藝師李光偉。李光偉只用了3年時間就將法派西服從版型到工藝、從制作理念到生產流程完成了一次蛻變,把正裝西服推向了一個全新的時尚世界。李光偉說:法派西服的魅力在于穿著者富有瀟灑自信的“神韻”,而“神韻”是來源于版形、工藝和文化,與面料、價格無關。這就好比人的“精氣神”與地位、財富無關,而取決于他的學識、閱歷和涵養。李光偉,他跟傳說中的所有溫州人一樣,能吃苦,敢想敢干,在前后近20年的從業生涯中,漸漸對服裝技術有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他在35歲的時候,選定了服裝技術作為自己后半生的職業。
在夏蒙做工藝師期間,他接觸到了世界頂尖級的西服制作工藝,他與國際著名品牌杰尼亞的工藝師共同切磋,他將歐洲的西服制作工藝結合東方的人體結構實行中西合璧,形成自己的特色。2006年,法派股權重組后,受法派董事長彭星的邀請,李光偉出任法派集團副總裁兼總工藝師。
克難攻艱 技改結碩果
來到法派后,他全身心致力于推行法派西服版形和制作工藝的改革,提出做精品西服的理念。在這同期,溫州還有多家知名西服企業也聘請外援搞過工藝改革,后來都是半途而廢,只有法派能夠改革成功,而且還在繼續深化。
法派在李光偉的推動下,不斷的進行技術改進,突破性地解決了一直困惑著生產過程中的一些技術難題,原來經常出現的肩不平、胸不平、領不平、袖不順等頑固性質量問題已經消失。技術改進為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掃除了技術上的障礙,打通了生產快車道,在提高了生產能力的同時,法派產品的“含精量”也越來越高。
技術進步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含精量”,而且還促進了銷售業績的不斷刷新。據銷售部門統計,自2008年以來,法派西服銷售額每年以20-25%的幅度遞增,2011年上升幅度達到30%,創歷史最高水平。
小試牛刀 修身成時尚
李光偉認為,西服也有靈性,也有對生活態度的表達方式,只有全身心的對待才會有靈感的出現。
2008年下半年,他將自己構思一年多的修身型西服加以時尚元素推出“時尚版”,剛開始研發中心還抱著非常謹慎的態度,僅在2009年的秋冬產品定貨會上針對南方市場推出,而下達秋冬產品生產計劃時這批產品共生產不到1萬套。然而,進入11月所有經銷了這四款時尚版西服的店鋪都要求補貨,到2010年春節臨近,要求補貨的郵件、電傳仍接連不斷。
據銷售部門統計,當年這四款西服產銷率達到89%,可以說,這種現象在法派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他創造了法派西服當年產銷率的一個奇跡。第二年,全國各地各西服品牌店都紛紛亮出了修身西服。
精心雕琢 追求無止境
在李光偉看來,西服不能是沉默的、呆板的,而是一種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東西,這就是個性,這就是神韻。李光偉知道怎樣才能讓西服穿著更瀟灑、更舒適,更加貼合人體,讓西服的輕、薄、柔、挺、廓來展現人體的自然美感,是他追求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他曾為國家領導人、德國前總理、外國駐華大使、影視明星等量身定做過西服,很多國際國內友人慕名請他定做西服。為此,2008年公司成立高級訂制事業部,面向海內外承接高級訂制業務。李光偉理所當然的承擔起了這項業務的量體師培訓以及操作流程、量身打版、售后服務的管理工作。
目前,法派高級定制業務網絡已遍布全國三十多個大中城市,在中國主流精英階層帶來了良好的口碑。2011年業務量已達到13000余套/件,銷售收入過億,成了法派業務收入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鍥而不舍 磨練得真經
李光偉經常對員工說過一句話:做服裝是做手藝,手藝也是藝術……。李光偉能在服裝技術領域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他有作服裝技術的天賦之外,最主要的是他對事業的傾心和執著,還有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近乎苛刻的質量要求。
據李光偉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只要是他辦公室沒其他人的時候,他手中總在擺弄衣服,用手工一針一針的縫,若不滿意拆了再縫,只要這個問題沒解決,他就反復的琢磨。有時到了晚上十點還沒弄好,他就帶回家當“家庭作業”。
他經常到車間檢查和指導工藝,他若發現不合格,那就是拆了重做,毫不姑息。他就是這樣一個敬業求真、不斷與自己較勁的人。
李光偉現在還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技術委員會理事。二00七年以來,由他主持的十多項技術創新研究課題,已有兩項獲得國家專利證書和兩項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金獎。(中國服飾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