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與江蘇華佳簽約,田里的桑葉不用找買家了,這2年云南曲靖市茨營鎮蠶農老張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在找到華佳這座“靠山”之前,老張的桑葉以批發零售為主,銷量“望天收”。“現在成華佳基地一員,再也不用愁銷路啦,蠶桑產業已成我們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產業。”
從華佳集團獲悉,2017年華佳響應國家“東桑西移”號召,在云南曲靖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華佳集團與當地農民簽訂協議,以20年為期限,流轉集中連片土地2100余畝,并組建一支專業團隊,成立華佳生態桑蠶種養公司,采用“公司+農戶+訂單”的方式,組建桑園和現代化養蠶及蠶繭站基地,既能保證自己的原料供應,又能帶動農民共同致富,形成雙贏的局面。
華佳集團董事長王春花介紹,曲靖(華佳)生態桑蠶種養殖有限公司占地3000畝,其中2100畝已完成桑樹種植,項目總投資1億元,目前已建成15000平方米蠶房、繭站等各類建筑,可年產鮮繭320噸,惠及當地3800戶蠶農,帶動當地25000畝桑園發展。從2017年開始,華佳實施“公司+農戶+訂單”的模式,通過技術培訓、輔導員入村到戶及引進優良蠶種、改善蠶具蠶藥等措施,提高每畝桑園凈產值。2018年每畝桑園凈產值高達7000-10000元,單產增加15%,華佳不僅形成從產品原料到深加工服裝的全產業鏈合作,且帶動農民致富增收。
更讓人震撼的是,在華佳(曲靖)生態桑蠶種養基地,華佳以創新的理念,采用種養分離的方式,實現規模化、集體化、機械化栽桑,工廠化、智能化養蠶,使桑蠶資源綜合利用,打造綠色循環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
機械化桑田耕作、桑葉采摘,現代化水肥一體技術,智能化共育中心,軌道式滑動給桑車,自動化上蔟系統……傳統的“家庭化”桑蠶種養方式已完全被高科技、智能化手段顛覆。
現代化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和生態高效的排水系統,可以保障桑葉在干旱季節得到水分的補充及霜降季節的有效改善;自動化割桑機突破人工采桑耗時耗力的瓶頸,不僅割桑高度可調,還可以自動打捆,一小時可收割一畝以上帶枝桑葉;桑條粉碎機可將蠶寶寶吃去桑葉后的枝條粉碎,經混合做成有機肥料,循環利用于桑田。
此外還有可在陡坡持續工作的小型拖拉機,可進行施肥、除草等全方面工作的桑園管理機,能噴灑消毒液和全面監控桑園生長情況的無人機……華佳控股副總經理陳月紅說,今年以來,曲靖已連續3個月沒有有效降水,這對桑葉的生長很不利。也正因他們有一體化灌溉技術,讓桑葉免受干旱影響。他介紹,基地部分條桑,畝產高達2800公斤。
3年來華佳在茨營鎮投入各類資金7436.8萬元,以基地帶動周邊25000畝桑園,助力茨營鎮在2017年脫貧摘帽。2018年華佳又帶動麒麟區3100戶蠶農脫貧致富,每戶每年新增收入1.5萬元。通過基地的建設,華佳解決當地400余人的就業問題。
蠶農老張表示,華佳來到曲靖,不僅帶來的是智能化、規模化的養蠶種桑技術,為蠶農增收、產業增效,且帶動曲靖市茨營鎮及周邊地區農民脫貧致富,更是帶動當地產業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產業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