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眼中,紡織印染企業頭上都戴著“污染”的帽子。其實,自2011年長興啟動紡織印染行業整治以來,這些企業為了摘掉這頂帽子,花費了不少心血。中水回用節約水資源、更新設備降低能耗……去年,長興提出大氣復合污染防治工作后,治氣成為當地紡織印染企業的又一個環保課題。“當時PM2.5這個詞已經被提得十分頻繁,我們在政府部門提出要求之前就已經料想到了。 ”長興宏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偉峰告訴筆者,企業曾出于資金的考慮,對是否改造定型機尾氣處理設備拿不定主意。他當即建議:“不用猶豫,到時候肯定得上。 ”果不其然,兩個月后,長興縣環境保護局對所有印染企業提出要求,定型機尾氣處理設備改造更是硬要求。這時候,“宏峰”公司已經走在前面。“我們當時已經到上海、無錫、南京等地進行考察,準備采購新設備。企業投資近500萬元, 7臺定型機去年全部完成改造。”張偉峰說。
如今,走進“宏峰”生產車間,這里的環境與傳統印象中“臟亂差”的紡織印染企業大不一樣,并無異味和明顯顆粒。“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設備改造功不可沒。 ”張偉峰指著定型機上的管道解釋,“這些管道直接連到尾氣處理設備,布匹定型過程中產生的絨毛通過高壓靜電吸附,不會再溢到車間內。設備改造以后,定型機尾氣處理從水噴淋方式轉變為高壓靜電方式,效率從原來的40%提升至90%。 ”
“以前國外客戶來,我們都不敢主動提出讓他們參觀車間,現在一點也不擔心了,反而更加自信地向他們展示。 ”張偉峰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今年“廣交會”期間,一位克羅地亞客戶第一次與宏峰紡織洽談生意,通過視頻觀看了廠區生產情況。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廣交會”還沒結束,這位對供應商要求嚴格的客戶便專程來到“宏峰”考察。“他獨自到生產車間轉了一圈才表明身份,我們都沒想到。 ”更讓他們興奮的是,這位客戶對企業生產環境十分滿意,當場便簽訂了100多萬元的單子。經過這事,張偉峰打從內心感受到企業在環保上的投入已經開始轉變為經濟效益。“一家企業在環保方面努力,改變的是內部環境,受益的是企業員工。只有企業共同攜手,才能讓更多人享受到企業環保投入帶來的成果。 ”
今年,長興縣環保局加強了對定型機尾氣處理設備運行的監督管理,安裝在線監控系統。“這樣可以實時監控企業處理設備的運行,確保治氣到位。 ”長興環保局污染防治科副科長沈杰表示,目前3家企業在線監控已經安裝到位,其余企業也在陸續安裝之中。
近年來,長興在工業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穿好“環保防護衣”。不僅是紡織印染行業,長興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役中涉及到的水泥、耐火等行業也加緊設備升級、技術改造。長興日產2000噸以上的11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已經全部完成脫硝改造,日產2000噸以下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在陸續改造之中。耐火行業轉型升級也對企業供熱方式作出明確規定,要求燃燒煤炭和柴油的企業轉變為燃燒天然氣供熱,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